合规如何助力企业发展?临港新片区首届企业合规高峰论坛出实招

作者 | 廖丽君

扫码分享

图片


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公布了对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逃税案件的处理情况,对薇娅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一时间,全网热议。


虽然薇娅夫妇先后发文致歉,主动报告并积极补缴,依旧没能逃过商业版图的坍塌——淘宝直播、微博、抖音等平台的账号被封,宣告这个直播带货的顶流IP走到了尽头。至此,短短一个月内,雪梨、林珊珊、薇娅三位昔日头部主播皆因偷税、漏税的不合规经营,导致苦心经营的事业毁于一旦。


企业如何做好合规,实现长久健康发展?企业出海,面对多样化的国际规则,如何落实合规?企业合规改革又面临哪些瓶颈,有何解法? 


今天(2021年12月27日),“临港新片区首届企业合规高峰论坛”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浦东新区工商联指导,临港新片区法律服务中心承办,同时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以及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等多家理论及实务机构专家的支持,十余位嘉宾与线上观众共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监管制度建设与企业合规发展的重要命题,助力临港新片区共商法治化营商建设,形成合规合力。


图片


01


临港打造企业合规新格局


合规是2021年企业治理中的核心课题,企业合规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年以来,一直将推动企业合规改革作为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引导企业合法合规营商,形成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不仅是政府和监管部门思考的问题,更需要企业自身和多元化的社会力量联手参与、建言献策。


“临港新片区首届企业合规高峰会议”上,来自国有企业监管部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职能单位、全国性法律服务机构、高校研究中心、境内外企业法务部门、咨询及审计机构的十余位嘉宾与线上观众共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监管制度建设与企业合规发展的重要命题。


▲ 张志铭


主旨演讲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主任张志铭分析了合规概念的新颖性。合规所指示的规则数量比法律法规要广泛得多,合规与合法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用合法取代合规。广义的合乎法律在匹配社会生活需要的应用上,不仅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包括法律法规所赋权认可的其他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生活规范,这就是法律延伸的概念。从合法到合规,理论和制度构成转化为生动的社会生活事实,这就是致力于合规实践的意义所在。


▲ 陈瑞华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就“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几个问题”发表演讲。目前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处在十字路口、紧要关头,相信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还有瓶颈性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合规监督考察制度的适用对象仅指三年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还是包括三年以上的部分案件?改革究竟面向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怎么设计合规监管人制度?合规监督、整改的标准是什么?


图片

▲ 王嵘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王嵘作为执业30余年的律师,从律师实践角度探讨了企业合规的目标、范畴与层次。企业合规的目标包括确保企业合法经营,帮助企业科学管理决策,便利矛盾、纠纷的处理,保障企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当前企业合规的重点范畴有:企业刑事合规、行政法规层面的合规与民商法层面的合规,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的设计,合同管理,信息保护和知识产权的管理,人力资源和文化管理。


图片

▲ 王凤梅


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主持论坛。


02


企业合规的全球视野与考察评估


最高人民检察院从2020年3月起,启动了两期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地区共办理涉企业合规案件525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254件,经过合规评估验收后做出了不起诉决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个数字令人振奋。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过去两年中,这片投资热土平均每天都有1个项目签约,揭牌以来,累计签约项目979个,涉及投资额5105亿元,注册企业51428户。


习近平总书记对临港新片区曾作出五个重要指示,其中一个就是“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哪些国际合规挑战,该如何应对呢?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理论与实务界的嘉宾围绕“企业合规的全球视野考察”和“涉案企业合规考察评估标准及有效性审查”两个主题进行探讨。


图片

圆桌论坛一“企业合规的全球视野考察”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公职律师、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商事合规和法律服务中心兼职研究员徐梦飞主持下进行。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王铼做了十几年大合规,组建了国内比较知名的合规风控团队。她认为企业合规是中国特色制度的自信和文化输出。对企业而言,合规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上海市国资委法规处副处长吴家寅指出,国有企业的合规是分三步推进的:建立合规管理组织架构,重点业务领域专项合规,子公司合规管理全覆盖。上海国资委正在编纂合规指南,明年预计发布第一批。


康明斯中国道德与合规总监张方子表示,作为一个面向19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动力供应商,康明斯的全球合规体系包括以统一要素为框架覆盖不同领域的合规方案,和以企业治理为依托的组织架构。鸿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钰表示,企业生存在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同时满足不同国家的监管要求,又同时达到商业的目的,实现经营效能。龚钰和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玉玲都建议,中国企业出海带上本土的法律顾问、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为本土企业的国际投资和出海经营保驾护航。


圆桌论坛一的主题灵感来源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本灿等编译的《合规与刑法:全球视野的考察》一书,李本灿为这一专题作总结点评。合规在理论上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风险全球化的产物。合规不起诉的改革想通过更强有力的外部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自我管理,做到宽严相济很重要。律师与公司法务所做的合规更多站在公司角度进行内部治理,是企业视角下的讨论,而最高人民检察院治理改革中关注的是建立外部激励机制,对合规的理解有所不同。


图片

圆桌论坛二“涉案企业合规考察评估标准及有效性审查”在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祝宁波主持下进行。南京市建邺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勇指出,合规的有效性是检察机关对涉案企业处理的关键要素。过程中重点的考察标准是有没有满足基本技术指标,有没有合规的基本框架体系,以及有没有真正改变企业的治理结构,重塑企业文化。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煦春表示,实践中许多民营企业根本没有合规的组织、人员、经费,即便有,一旦面临业务和收入变动,就马上丢掉了。她认为企业应该做长效合规,建立一个树干模型,如以反腐合规为基干,数据合规为枝干,延伸到每个部门。通过专家论证后检察机关的监管为浇灌,让合规大树枝繁叶茂。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法证会计总监张林长期从事反舞弊合规调查,他建议在全国做合规不起诉配套工程,如有资质、有能力的专业合规服务机构名录,企业一旦有需求可以选择。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超强就企业合规标准的国情化、适应对象选择的具体化、传统保守司法标准的特点、平等保护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展开论述,并建议设立独立的企业合规检察部。申港证券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王恒恒从实务角度分析了刑事合规和实质合规的问题,指出实践中,合规应该是动态的、持续的、有效的环节。


复旦大学法学院汪明亮为专题二作总结点评。他指出,合规背景下治理企业犯罪正呈现出三个转向:从传统的事后刑事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从传统国家打击转向参与企业犯罪预防,刑事处罚不是目的,让企业更好更有序地发展、创造财富是成为目的。企业合规不起诉应坚持三原则: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统一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


03


合规让企业更上层楼


世界主要国家用合规作为国际政治、贸易斗争的工具,实现在国际政治或贸易中想要达到的目的,已经成为愈发明显的趋势。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封锁、压制和不确定,许多企业的盈利困难,或者在倒闭的边缘挣扎。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更容易做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

图片

▲ 王超强


“如果企业有合规相关的人员和团队的话,能够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得到有效平衡和解决。”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超强说,“我办理过的全部企业合规业务全部都是遇上了问题的,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希望企业在事前,就把合规做好。但当前真正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懂得企业合规整改的还只是相对比较少的专家,企业需要联系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并从中找到有实践经验的律师。”


图片

▲ 王嵘


“律师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大都是被动服务的,即企业找到他们,他们再提供服务,因此企业重视企业合规,并主动寻求合规服务是很重要的。”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王嵘说,“合规不起诉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工作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从过去的事后惩罚转为更注重整体的积极社会效果,指引企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也极大地拓展了律师的工作空间,以前律师更多关注案件本身,现在还会去追溯刑事被告被告单位以往的社会贡献,帮助企业整改,辅导企业规范发展,对双方都很有益。”


图片

▲ 李玉玲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玉玲长期做国际涉外业务,在中国企业国际合规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她说:“接下来一个阶段,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合规重点将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出口管制与贸易制裁、个人数据保护、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四个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一般都使用本国律师,中国企业出海同样可以用中国律师,为自己的出海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一个企业一旦涉及刑事合规问题,往往是老板面临刑事处罚,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国家税收减少,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企业做到规范经营,做好企业合规,不仅有助于自己健康成长,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极大的助力。


经济的发展当然需要大企业,但也离不开小企业,而小企业将来可能发展成大企业,因此,每一家中国企业都应该意识到:


合规创造价值。

2021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迎来揭牌两周年,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9亿元,交出了一份改革、创新的漂亮答卷。2021的尾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又将“合规之风”这份厚礼送给临港企业,希望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为临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图片


END


撰稿人丨廖丽君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全部留言 共0条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