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闻速览: 01 中共中央高度肯定律师作用 202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02 两高首席走访全国律协 致力于构建律师与司法人员“亲”“清”关系 2021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一行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促进司法公正为民”进行座谈。周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重要作用,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中国建设。律师队伍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 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律师调解等情况。时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介绍了律师协会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党的十九大代表薛济民,全国人大代表高子程、阎建国,以及蒋敏、李贵方、沈田丰等作为律师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03 全国律协完成换届 监事会首次亮相 04 《律师法》颁布25周年 律师界隆重庆祝 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法宣在线、瀛和律师机构联合主办的以“庆祝《律师法》颁布25周年”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暨2021·桂客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的时机非常重要,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律师法》颁布25周年。《律师法》颁布实施25年来,是中国律师队伍盛大发展的25年,是中国律师与中国法治共命运、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的25年,是中国律师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和积极承担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的25年,也是中国律师队伍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25年。 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法律服务业盛事,且恰逢律师法颁布25周年,本次论坛吸引了相关司法部门、律师协会领导以及400余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出席,共同就“我和我们的《律师法》、我和我们的律师行业、我和我的律师人生、我和我的律所发展、我和我的律师专业、我和我的律所平台、我和我们的律师制度发展史、我和我们的律所营销、我和我们的律所科技”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教授介绍“我和我们的《律师法》”之后,汤忠赞、田文昌、朱树英、徐建、王文生、李淳、徐家力等律师,分别作为30后、40后、50后、60后的律师代表,畅谈了“我和我的律师人生”。 05 蒋勇律师去世 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06 广东律师率先突破6万 律师队伍发展再创新高 2021年10月18日,随着第6万名律师的产生,广东由此成为全国唯一突破6万名律师的省份,意味着一直引领行业改革之风的广东律师事业发展再度迈上新台阶。 从设立全国首家“律师事务所”、公职律师事务所,到出具全国第一份股票上市法律意见书;从率先开展律师“脱钩改制”,到率先开展港澳律所与内地律师所合伙联营试点;从主动服务“双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到助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律师,历经无数机遇与蜕变,已发展成为法治中国、法治广东建设的重要力量。 1980年,广东省律师协会成立之初,全省仅有律师35名。从35人到6万人,广东律师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无数次机遇和蜕变,实现了快速增长,发展成为法治中国、法治广东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35到6万,广东律师人数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增长 万名律师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从35名到1万名广东律师,历时25年(1979年至2004年)。从第1万名到第2万名广东律师,历时7年(2004年至2011年)。 从第2万名到第3万名广东律师,历时5年(2011年至2016年)。从第3万名到第4万名广东律师,历时2年(2016年至2018年)。从第4万名到第5万名广东律师,历时2年(2018年至2020年)。从第5万名到第6万名广东律师,历时1年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广东省第6万名律师产生。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52.2万多人。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区、市)有 21个,其中在1万至2万的有12个、2万至3万的有4个、超过3万人的省(市)有 5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截止2021年底,中国律师人数大概是多少呢?可以说,不是60万,也应该接近60万了。 目前,美国有130多万律师,英国有出庭律师12000人、事务律师6万人,法国有律师58000人,日本有辩护士(律师)3.7万人,韩国有律师2万人,新加坡有律师4834人。中国香港有出庭律师(大律师)1500人、事务律师(律师)9700人。 07 中联律师事务所官宣亮相 律师业规模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1年10月22日,国内首家以联盟做大的“N+1”模式律所——中联律师事务所在上海正式官宣。来自主管单位、行业媒体、合作机构以及全国各地律界同仁共3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现场见证了这家由前中世律所联盟部分国内成员所共同发起设立的全新大所的第一次对外亮相。 中联在上海官宣引发全国律师行业高度关注,这是中国法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联凝聚了中国律师恢复重建40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经验和传承,为上海乃至全国律师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上海市司法局与上海市律师协会主要领导悉数出席祝贺,并与中联律师事务所十一地全国办公室代表以及二十多名高级顾问一道启动官宣仪式。 这家全新的国内大所由前中世律所联盟部分国内成员所共同发起设立,是成员所品牌一体化紧密发展的升级转型,在不到一年内逐步在上海、重庆、广州、贵阳、成都、昆明、大连、天津、南昌、郑州、海口设立办公室,另有武汉、兰州等地正在筹备阶段,成立即拥有执业律师1000余人,跻身全国律所规模20强,令全行业为之侧目。 中联希望通过打造更多区域头部律所的方式,引领区域市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由此推动全国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成为既有规模又有品质的法律服务提供者。目前,中联采用“N+1”发展模式,“N”指中联地区办公室,即联盟成员所转换设立的一级分所,“1”则指包括上海在内的所有地区办公室,共同发起打造“中联律师事务所”这一全国性品牌。在这一模式下,中联能够成建制地保留各地原有的经营机制,完整延续律所的原有客户资源和当地影响力。在管理机制方面,中联采用“全国管理总部+各地办公室(一级分所)+二级分所”架构,各区域办公室均为同一层次管理单元,以授权集中和区域自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中联全国总部管理机构决定品牌集中管理事务,同时赋予各地区办公室充分的自主管理权,保证各地区办公室能够最大限度地针对当地差异化情形,提高在当地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08 中国律师随团出征东京奥运会 律师走向世界呈现新亮点 2021年7月21日,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宫晓燕启程赴日本东京,正式开展为期18天的中国奥运代表团赛事专项法律服务与保障工作。据悉,这是我国奥运代表团首次聘请专职法律顾问随团出征。 长期以来,在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摘金夺银,勇创佳绩,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在中国队参加的个别国际顶级赛事中,对裁判判罚持有异议却申诉失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社会各界纷纷发出了“在国际重大赛事中,有必要派律师随队出赛”的呼声,以提升中国运动员的维权效力。 此次专职法律顾问随奥运代表团出征,是我国法律人为奥运健儿在国际顶级赛事中提供法律保障的有益尝试和具体实践,也将为中国体育法治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天达共和体育文化事务部在国内体育领域日常法律服务、赛事法律服务、反兴奋剂专项法律服务、国际体育仲裁与体育经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体育仲裁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09 北京放开律师进京限制 规范完善律师管理 2021年12月26日,为了深入贯彻司法部、北京市政府对律师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对首都律师行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北京市司法局印发通知,公布《北京市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北京市律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制度机制的意见》等规定,制定的实施细则。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施行四年,在规范律师执业许可、加强对律师执业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两区”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未来五年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和改革任务,要求推进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优化审批、公正监管、提升服务。同时,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先后印发一系列通知和规范性文件,对律师执业许可、律师执业监管;禁止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规范法院、检察院离任人员从事律师职业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21年4月开始,北京司法局启动《细则》的修订工作,经过多次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北京市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终于定稿。 修改完善后的《细则》,进一步优化律师执业准入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取消人事档案存放地域限制,全面推行证明告知承诺制,大幅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同时,将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明确法院、检察院离任人员申请律师执业应当遵守的规则,明确规定禁止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不正当接触交往,明确规定专职律师不得违规兼职,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 10 法援律师当选副会长 彰显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不断拓展与提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