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永泰:“公司法俱乐部”六年公益沙龙,价值数百万公益服务 | 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律新社丨编辑部出品


最近,法律圈被公益故事刷屏了。


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和律新社共同主办的“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及事迹”征集活动报名已经结束, 目前,律新社后台已收到数百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山西、江苏、深圳、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全国多个省市、多家律所、法律科技机构等法律服务业成员发来的公益故事。


从这些公益事迹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感动,有些律所设立公益基金,十年如一日坚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些律师坚持做公益法律咨询,常年扎根社区为居民带去法律知识;还有很多律师心系弱势群体,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这些事迹展现了法律人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本次活动将根据参评者提交的公益故事及事迹材料进行评选,并由组委会核实材料真实性。下周,线上网络投票和线下专家评选将同步进行。活动将延续前两届评选机制,设置“十大公益感动故事奖”及公益组织奖、公益爱心奖、公益创意奖、公益善行奖等奖项。


2019年3月16日,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律新社主办的“第三届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暨2018律界公益榜单”颁奖活动,将评选出2018年度法律圈的十大年度公益故事和优秀公益组织,发布《2018法律服务产业公益服务发展报告》。


律新社将陆续刊发这些感动公益事迹,让公益传播、感动延续。今天,我们分享的公益故事是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公司法俱乐部的公益事迹,律师如何利用法律技能创造价值数百万的公益服务?一起来看看。



公司法俱乐部(C-lawclub)是由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盖晓萍律师、聂彦萍律师及多位资深律师组成的公司法律事务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普法、线下交流”的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法律事务公益支持。线上自2013年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公司法俱乐部”,是首批律界微信自媒体,线下举办了60余场线下公益讲座,直接服务1000余人,间接服务400余人,读者逾万人,为社会提供价值数百万元的公益服务。


2013年12月公司法俱乐部成立大会现场


公司法俱乐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普及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技能和经验造福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更多的客户。自创设以来,律师们一直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立志为上海中小微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三个品牌板块,定期线下沙龙分享


公司法俱乐部定期在事务所或其他场所举办沙龙,已见成效的系列主题有股东课堂、私董会、HR训练营。


2014年2月讲座前盖律师与创业者交流


 一  股东课堂自2017年推出以来广受创业者好评,围绕股东权利、出资纠纷、PE股权融资条款等问题,开展了十余次专业讲座,该系列讲座由专业经验丰富的盖晓萍律师主讲,为了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经过筛选将受益听众锁定在中小企业的股东、董监高的范围,为取保每次活动的高质量,讲座会分享大量司法案例、实操意见,并在现场与来宾积极互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 2018年4月23日股权代持法律风险防范

  • 2017年1月5日公司法新规是企业家的保护伞还是封喉剑?

  • 2017年3月22日人人股东时代,如何避免出资纠纷?

  • 2017年5月25日创业路上那些坑 --初创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

  • 2017年9月7日戏说《公司法》解释四

  • 2017年9月28日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深度实操

  • 2016年8月31日公司股权与控制权

  • 2016年4月7日从“小马奔腾案”看公司治理之道


2016年7月盖律师在汕头为当地企业家公益授课


 二  私董会:公司法俱乐部不止是专业分享平台,更是“聚力聚慧”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资源分享、经营交流的机会,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公司法俱乐部成员选择在中融碧玉蓝天大厦、神湖农庄、创业工坊等地举办了5期的私人董事会,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由案主提出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律师在内的乐助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应对良策,同时也对自己公司的经营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自我反思,比较代表性的如:


【典型案例】2015年11月26日下午在中融碧玉蓝天大厦30层举办第二期私人董事会,案主上海某文化公司的王总作为持股70%的股东,困扰不能掌握公司的经营情况,近期在洽谈的项目也因为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矛盾的升级被搁浅,王总想咨询各位行业大佬和专业律师,寻求解决之道,律师分析了公司的情况,来自不同行业的数十位公司老板从企业经营层面提供了建议。


2017年12月讲座现场合影


 三  HR训练营是公司法俱乐部的传统板块,至今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俱乐部会邀请初创企业的人事、创业者参加讲座,指派有经验的劳动法专业律师主讲,分享内容包括员工入职到离职风险防范、女员工三期问题,同时,面对新规新政,外部财税人士为海华永泰提供了专业支持,如2018年就社保入税问题,俱乐部邀请了外部税务专家与海华永泰内部律师共同分享,从实操层面,为创业者应对社保新政提供建议。代表性的有:


  • 2018年8月23日社保入税应对;

  • 2017年10月26日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

  • 2017年12月27日劳动风险规避之年终奖特辑;

  • 2016年8月25日用人单位调岗调薪法律风险。


公众号定期推送专业文章,普及法律常识


公司法俱乐部定期推送专业性文章,向粉丝普及法律常识,自设立以来累计发送文章500余篇,且文章以原创为主,每篇的点击量在400次左右,推送的文章以公司法为主,旨在通过案例将法律法规以大众能够接受的形式体现出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同时,公众号也开通了文章的留言功能以便阅读者参与互动交流,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如:


  • 2018年12月25日《股东出资纠纷与股权权利的限制》

  • 2018年8月28日《以案说法∣你以为减资这么随便?律师告诉你减资不可“任性”,否则后果很严重》

  • 2018年8月5日《以案说法|大股东控制公司又不出资,小股东无计可施?》

  • 2018年7月8日《股权激励,该不该缴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税收筹划与税收优惠汇总》

  • 2018年6月9日《如何撤销股东会决议》

  • 2018年5月23日《股权投融资条款解说:领售权》

  • 2018年3月27日《股东协议、怎么用?》

  • 2016年8月29日《股东如何行使知情权?》


持续的公益活动及其社会效益


为400余人提供了公益咨询,时间超过300小时。针对沙龙讲座中来宾的法律问题以及公众号后台留言的咨询,形成一个法律服务“云平台”。俱乐部根据专业分工,安排律师进行专业解答,对部分客户进行跟踪,定期回访中提供大量免费咨询时间,不再坐等企业常见法律误区对企业产生影响,而是采取防患于未然的策略,弥补企业管理漏洞,避免合同风险,将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风险扼杀在潜伏期。


2018年4月23日讲座后赠书


公司法俱乐部自创立六年来,公众号活跃粉丝近8000个,推送专业文章500余篇,线下活动近60余场,累计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了持续的公益性专业法律顾问服务,为100家中小企业提供过大幅减免费用的法律诉讼相关服务,同时,在2016-2017年度通过分析,俱乐部将中小企业的需求和接受服务的方式加以分类,发现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予以针对性法律工具政策宣讲,影响更为直接和高效。俱乐部坚持专业分工,指定专业律师跟踪公众号粉丝咨询,并对咨询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答复,优化的服务流程大大增加了公司法俱乐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粘性。


近年来,在国家“双创”号召下,大量初创企业涌现,但由于缺少法律风险意识、缺乏资金设立法务岗位,在公司股权方面有很多盲区,容易犯低级错误,通过“公司法俱乐部”这一平台,为大量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高端专业的法律服务,其中不乏后来不断融资不断壮大的生力军。如果折算成法律服务费,为社会提供价值达数百万元的法律服务。


2018年8月23日社保入税讲座现场合影



公司法俱乐部的成员秉持律师的社会责任,坚信以法律专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是履行社会职责的最有效手段,为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公益法律援助是履行律师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公司法俱乐部将继续以最大诚意回馈社会,专注面向创业团队、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热心公益,同中小企业共成长。


责任编辑:Susan   |  版面编辑:田紫辰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全部留言 共0条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