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益与社会责任打造律所文化内核!看大所“能量正循环”的方法论丨卓越品牌之道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付出爱,成为爱。”


过去的3年,对律师行业而言是非常艰难的3年;但恰恰在这3年中,行业上下有了更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思考。在此过程中,也有许多律所管理者开始深入思考国家、社会和组织治理之间的关系,思考在律师事务所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社会责任所承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公益,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一个机构品牌指数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组织才更具有格局和发展潜力。如何打造这一律所文化品牌的内核?如何在所内实现公益、人才、专业、业务、品牌、文化的“能量正循环”?


在2月18日,首届法律服务业品牌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2年度品牌盛典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公益社会责任和律所文化建设”主题,6家在公益领域颇有建树的律师事务所的六位领军人物——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亮波,共同围绕“如何用公益与社会责任打造律所文化内核”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璐主持。


图片

大所的公益担当



图片


参加本次圆桌论坛的各大律所,均一贯重视参与公益行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多年践行法律公益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案例和有效方法论。

图片
▲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 李举东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从五个角度来总结盈科的公益:1、把公益和社会责任放到律所发展的重要位置和高度。2、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从事务所层面组织品牌性公益项目。3、盈科律师积极参与公益。4、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总结展示公益成果。5、加强公益品牌传播。他表示,从事务所运营角度而言,管理运营就是要激发人最大的善意。盈科如此大的团队,既然做了公益、履行了社会责任,一定要总结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律师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方面做了什么,为国家的发展有怎样的担当。

图片

▲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 邵万权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用三个“结合”介绍了建纬律师事务所在公益组织方面的一些思考:第一个结合,将公益与法律本职工作相结合。做公益不仅是简单的捐钱、捐物,还要提供一些公益实践,建纬鼓励律师将公益和律师的法律本职专业相结合,比如利用专业技能开展法律援助、普法活动,编写法律普及的文件等。第二个结合是将公益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当前,很多律所都有一些国企、央企客户,上市公司、跨国企业客户,他们对党建与社会责任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党建和公益也成为律所和客户之间的共通语言。第三个结合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多数公益行动都是需要持之以恒开展的,律所应当开展一些长期性的公益项目,将阶段性、长期性相结合,沉淀律所的公益品牌。
图片

▲ 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 李超峰

汇祥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北京快速崛起、快速成长的律师事务所,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表示,“责任之举重在长善”,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天天做好事。汇祥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社会公益。所有来到汇祥的律师,合同中都含有对公益责任承担的具体要求。汇祥律师事务所通过承接司法部、市、区三级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参与12348公共法律服务值班项目,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项目,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并在北京服务了100个乡村与社区,荣获《法治日报》“首届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十大典型案例”。去年,汇祥还把律所开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无律师县”;疫情期间,汇祥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服务了八万人次核酸检测;并对西藏进行了抗疫物资的捐赠,一位汇祥援藏律师荣获“西藏自治区律师行业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汇祥持续致力于利用律师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打造汇祥的公益平台,打造“有温度、有力量的创新型律所”。

图片

▲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凌霄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认为,一个律所的社会责任感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熟的标志。京师是一家年头久远的老所,也是一家年轻的律所。在2014年重组时,就确立了“一体两翼”路线,“一体”是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两翼”分别是党建和公益。一家律师事务所如果在公益和社会责任上做加法,那一定会在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上做乘法。秉持这个原则,京师律所公益与社会责任工作已呈现出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运行态势。第一,社会责任常态化。社会责任涉及很多内容,包括参与立法、服务社会等等,在京师律所,律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第二,用专业做公益。律师是专业人士,更多的是要用自身专业的法律知识来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第三,持续的公益捐赠。京师律所在关爱未成年人、法治人才培养等众多领域推出了很多公益项目,真正展现了一家负责任大所的担当。

图片

▲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 苏东海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认为,凡是能够做到一定规模并且社会评价比较好的律所,都有共通之处,就是把公益服务、社会责任当成律所的使命,能持续不断地开展,以党建引领促所建,广大律师包括党员律师带头,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积极参加法援案件办理、在司法机关等场所担任值班律师;在边远山区、西藏等地设立分所并主动报名参与,这些都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从广信君达成立30年的历程看,能够从最初成立时的几个人,到现在总部员工超过一千名,律师七百多名,开展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是一以贯之的,事务所不仅把做公益服务、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使命,而且将其制度化,通过日常的考核包括合伙人晋升等列入评价内容,整个律师事务所和律师队伍形成自觉参与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的氛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其中,广信君达为慈善恤孤机构提供了十多年公益法律服务;不少律师也积极投身村居法律服务,已在全市担任200多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广信君达最早响应,为广东省援鄂医护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两年公益法律服务。

图片

▲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赵亮波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亮波介绍了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公益方面的方法:首先是搭建逻辑架构,由事务所党委牵头公益工作。第二,事务所将公益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初步形成了“律·责任”公益品牌。第三,事务所划拨资金,设置了专项基金投入公益事业。第四,有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共50多名律师通过宣誓方式加入公益小组中,一旦有公益需求,马上可以投入服务。此外,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开展公益行动的过程中,还有明确的重点投入项目,明确聚焦在教育领域,持续投入。赵亮波表示,有人认为应该默默做公益,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讨论公益成果,但他认为本次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非常有意义。通过交流,大家能够各取所长,让各自的律师事务所把公益做得更好。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能力可能有限,全行业去推动才能形成更有影响力的公益。

从公益实践到文化内核的锻造



图片


如何从公益实践到价值提炼,再把这种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融合到律师事务所发展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中,真正成为律师事务所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这也是律所管理者所思考的问题。

围绕本次圆桌论坛的主题“用公益与社会责任打造律所文化内核”,各位主任畅谈思考和展望。多位嘉宾强调了党建引领公益发展的这一首要原则。

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认为,真正的公益打造需要可持续性,还要密切联系律所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发展形势,用党建引领公益是首要的。党建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公益是很生动、很有内容的。汇祥倡导快乐公益,从党员律师做起,带动律师真正从内心主动地参与公益奉献,利用专业优势,把党建与公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表示,京师律所北京总部已建党支部16个,党员人数有500人左右,一直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加上品牌理念开展公益服务。当事人往往认为,我聘请的律师热衷于社会公益,那他对我的案子也一定会是认真负责的。这就践行了律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职业理念。有句话叫做“向光为善”,让自己成为一束光,让律师成为一束光,让大家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别人。此外,公益与社会责任的发展一定与律所的品牌挂钩,律所的理念有了公益和社会责任,就是一家负责任的律所,才能培养出一批负责任的律师。所以,公益和社会责任一定要成为律所的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融进律所的发展和品牌理念中。

谈及打造律所文化内核,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强调了“融入”和“传递”2个关键词。律师行业发展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履行社会责任是律师事务所融入时代的大潮的有效方式。公益与社会责任在律师事务所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践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组织的理念和文化内核。

图片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表示,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自觉行为,是内心体现出来的善良、感恩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内核,仅仅是为了营销、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是不能持久的。我们律所能够沉淀传承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公益服务和践行社会责任,核心领导层起表率作用的,这是潜移默化长期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获普遍认同和共鸣的,从而成为大家自发的行动。当然,律所也要有激励措施,可以让公益服务活动持久地开展,这也是很重要的。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亮波强调,小企业可能需要用制度管理,大的企业一定要用文化管理。他认为,虽然公益和企业发展没必然连接关系,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践行社会责任,做一些公益,体现社会价值,这是一种责任。公益能够帮助解决事务所发展中最核心的一些问题。参与公益是大家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一些成本的投入,共同去做大家都愿意做的一些事。这种公益投入与文化的打造息息相关,构建了事务所的文化。一些无法用制度规范的东西,要通过文化、价值观去调整,比如说事务所内部的融合、所内合作等。当我们把贡献的、互帮互助的公益思维加入事务所的管理中,管理中的一些难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同样认可“成就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必须要关注到律所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如何在律所中对律师塑造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进行适当组织和引导,与律所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核是息息相关的。建纬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将公益的传统传递下去。建纬曾经参加一个“帮助乡村留守儿童实现小小心愿”的活动,当活动策划人员把通知发到律所内部公共群后,没有几分钟,30个心愿就全部被认领完了。律所内部能够形成这样的公益爱心传递,对律所增强凝聚力、打造文化内核非常有帮助。

公益与专业发展的“能量正循环”



图片


公益、社会责任及文化内核的培养,是一个润物无声的长期过程。律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是否会与律师的专业、业务发生冲突?如何鼓励青年律师积极参与公益,并以公益实践反哺专业?各家律所也通过长期实践,探索着其中的结合点与平衡点。
多位律所管理者纷纷表示,律师通过专业服务于社会公益,同样在服务过程中锻造了专业,凸显了自身的价值。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表示,律师都是专业人士,必然要用专业技能开展公益服务,其实最基本的就是普法。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知识的重组学习、对执业技能的锻炼、对工作经验的积累有很大帮助。所以,专业和公益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律师除了传统的公益法律服务,还可以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参与立法等工作,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会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将社会责任纳入,并在日渐成熟的职业化过程中更加乐于奉献,用专业知识让公益更有质量。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表示,“公益、社会责任与律所的专业、业务相结合”这个问题在建纬顺理成章。建纬专注于建筑工程、房地产业务,在所内推动组织、引导律师参与的一些社会责任的工作中,其中一项就是参与行业的立法、示范文本或课题的相关研究。这部分工作需要所内律师非常多的时间投入,这些投入大部分都是无偿的;但是这对所内律师而言,一方面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另外一方面,专业律师参与行业立法与研究工作,对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也很有帮助;也是律师自我价值、自我专业被行业所认可的一种体现。仅去年一年,建纬参与的全国层面的课题和立法、示范文本标准制定就达22部。建纬发动了全国数百名律师,分别进入不同的课题小组,将这项工作与律所的专业建设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图片

与此同时,要保障公益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各大律所也纷纷关注到了平台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表示,有时候,会有律师提出“我做了公益,谁为我补偿?”,这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公益服务,首先是以律所倡导,一批资深的律师、律所中坚力量要起表率作用。其次律所要营造正能量氛围。再次,律所要出台一些鼓励措施,包括对在案源上业务量不足的,又经常参加公益服务的年轻律师予以适当倾斜、设立一定的帮扶措施等,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对愿意担任管理职务的合伙人,考核时也要考察公益服务及社会责任践行情况。广信君达对管理合伙人的责任要求比较高,并不是仅以业务创收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如果只顾自己的业务,不愿参与公益服务、不愿践行社会责任的,则表明责任心也不会很强,因此一般不会考虑将其纳入管理层。总之,律所倡导、引导、营造氛围,制度上加予鼓励,管理层带头,持续不断推动,把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一直坚持做下去,不但让活动要有温度,更要“恒温”,才能持久不断开展
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认为,当公益做到一定程度时,其实每个人的境界都会得到提升。青年律师通过做公益,提高了自身的职业荣誉感。以汇祥为例,凡是热心于公益服务的律师,创收都在提升。对于做过公益的律师,汇祥实行政策扶持,工位费、管理费可以予以部分减免;对于服务西藏“无律师县”公益项目的律师,律所也会给予额外的补助。“不能让做了好事的好人吃亏”,这是汇祥的原则。

鼓励青年律师做公益,让青年律师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正是汇祥“公益铸所”这一理念的真正诠释。公益对于律所的社会责任担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品牌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不仅仅是青年律师,每一个律师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担当,有公益之心;爱心是正能量,世界需要爱,爱需要被传播。

结语



图片


随着法律共同体建设的不断强化,律师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也在不断深化,律师的专业意见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在科学立法、参政议政、信访值班、多元化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环保公益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大大提升,逐渐成为建设法治社会、参与共治共享、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党建引领下,管理层带头,所内形成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全所律师广泛参与公益实践,并将公益与专业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都成为律所优秀公益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公益与社会责任为律师的个人发展、价值实现,及律所的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促使组织能够不断发展、蜕变、前进,最终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品牌自信和特有的品牌魅力。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