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爱,成为爱。” 过去的3年,对律师行业而言是非常艰难的3年;但恰恰在这3年中,行业上下有了更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思考。在此过程中,也有许多律所管理者开始深入思考国家、社会和组织治理之间的关系,思考在律师事务所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社会责任所承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公益,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一个机构品牌指数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组织才更具有格局和发展潜力。如何打造这一律所文化品牌的内核?如何在所内实现公益、人才、专业、业务、品牌、文化的“能量正循环”? 在2月18日,首届法律服务业品牌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2年度品牌盛典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公益社会责任和律所文化建设”主题,6家在公益领域颇有建树的律师事务所的六位领军人物——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亮波,共同围绕“如何用公益与社会责任打造律所文化内核”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璐主持。 大所的公益担当
参加本次圆桌论坛的各大律所,均一贯重视参与公益行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多年践行法律公益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案例和有效方法论。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从五个角度来总结盈科的公益:1、把公益和社会责任放到律所发展的重要位置和高度。2、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从事务所层面组织品牌性公益项目。3、盈科律师积极参与公益。4、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总结展示公益成果。5、加强公益品牌传播。他表示,从事务所运营角度而言,管理运营就是要激发人最大的善意。盈科如此大的团队,既然做了公益、履行了社会责任,一定要总结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律师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方面做了什么,为国家的发展有怎样的担当。
▲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 邵万权
▲ 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 李超峰
汇祥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北京快速崛起、快速成长的律师事务所,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表示,“责任之举重在长善”,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天天做好事。汇祥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社会公益。所有来到汇祥的律师,合同中都含有对公益责任承担的具体要求。汇祥律师事务所通过承接司法部、市、区三级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参与12348公共法律服务值班项目,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项目,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并在北京服务了100个乡村与社区,荣获《法治日报》“首届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十大典型案例”。去年,汇祥还把律所开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无律师县”;疫情期间,汇祥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服务了八万人次核酸检测;并对西藏进行了抗疫物资的捐赠,一位汇祥援藏律师荣获“西藏自治区律师行业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汇祥持续致力于利用律师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打造汇祥的公益平台,打造“有温度、有力量的创新型律所”。
▲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凌霄
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认为,一个律所的社会责任感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熟的标志。京师是一家年头久远的老所,也是一家年轻的律所。在2014年重组时,就确立了“一体两翼”路线,“一体”是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两翼”分别是党建和公益。一家律师事务所如果在公益和社会责任上做加法,那一定会在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上做乘法。秉持这个原则,京师律所公益与社会责任工作已呈现出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运行态势。第一,社会责任常态化。社会责任涉及很多内容,包括参与立法、服务社会等等,在京师律所,律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第二,用专业做公益。律师是专业人士,更多的是要用自身专业的法律知识来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第三,持续的公益捐赠。京师律所在关爱未成年人、法治人才培养等众多领域推出了很多公益项目,真正展现了一家负责任大所的担当。
▲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 苏东海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合伙人会议联席主任苏东海认为,凡是能够做到一定规模并且社会评价比较好的律所,都有共通之处,就是把公益服务、社会责任当成律所的使命,能持续不断地开展,以党建引领促所建,广大律师包括党员律师带头,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积极参加法援案件办理、在司法机关等场所担任值班律师;在边远山区、西藏等地设立分所并主动报名参与,这些都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从广信君达成立30年的历程看,能够从最初成立时的几个人,到现在总部员工超过一千名,律师七百多名,开展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是一以贯之的,事务所不仅把做公益服务、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使命,而且将其制度化,通过日常的考核包括合伙人晋升等列入评价内容,整个律师事务所和律师队伍形成自觉参与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的氛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其中,广信君达为慈善恤孤机构提供了十多年公益法律服务;不少律师也积极投身村居法律服务,已在全市担任200多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广信君达最早响应,为广东省援鄂医护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两年公益法律服务。
▲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赵亮波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赵亮波介绍了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公益方面的方法:首先是搭建逻辑架构,由事务所党委牵头公益工作。第二,事务所将公益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初步形成了“律·责任”公益品牌。第三,事务所划拨资金,设置了专项基金投入公益事业。第四,有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共50多名律师通过宣誓方式加入公益小组中,一旦有公益需求,马上可以投入服务。此外,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开展公益行动的过程中,还有明确的重点投入项目,明确聚焦在教育领域,持续投入。赵亮波表示,有人认为应该默默做公益,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讨论公益成果,但他认为本次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非常有意义。通过交流,大家能够各取所长,让各自的律师事务所把公益做得更好。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能力可能有限,全行业去推动才能形成更有影响力的公益。
从公益实践到文化内核的锻造
围绕本次圆桌论坛的主题“用公益与社会责任打造律所文化内核”,各位主任畅谈思考和展望。多位嘉宾强调了党建引领公益发展的这一首要原则。
谈及打造律所文化内核,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盈科上海执行主任李举东强调了“融入”和“传递”2个关键词。律师行业发展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履行社会责任是律师事务所融入时代的大潮的有效方式。公益与社会责任在律师事务所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践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组织的理念和文化内核。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同样认可“成就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必须要关注到律所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如何在律所中对律师塑造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进行适当组织和引导,与律所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核是息息相关的。建纬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将公益的传统传递下去。建纬曾经参加一个“帮助乡村留守儿童实现小小心愿”的活动,当活动策划人员把通知发到律所内部公共群后,没有几分钟,30个心愿就全部被认领完了。律所内部能够形成这样的公益爱心传递,对律所增强凝聚力、打造文化内核非常有帮助。
公益与专业发展的“能量正循环”
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表示,“公益、社会责任与律所的专业、业务相结合”这个问题在建纬顺理成章。建纬专注于建筑工程、房地产业务,在所内推动组织、引导律师参与的一些社会责任的工作中,其中一项就是参与行业的立法、示范文本或课题的相关研究。这部分工作需要所内律师非常多的时间投入,这些投入大部分都是无偿的;但是这对所内律师而言,一方面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另外一方面,专业律师参与行业立法与研究工作,对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也很有帮助;也是律师自我价值、自我专业被行业所认可的一种体现。仅去年一年,建纬参与的全国层面的课题和立法、示范文本标准制定就达22部。建纬发动了全国数百名律师,分别进入不同的课题小组,将这项工作与律所的专业建设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鼓励青年律师做公益,让青年律师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正是汇祥“公益铸所”这一理念的真正诠释。公益对于律所的社会责任担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品牌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不仅仅是青年律师,每一个律师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担当,有公益之心;爱心是正能量,世界需要爱,爱需要被传播。
结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