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突破律师业“95”法则,必须创新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熊彼特说,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何深刻理解创新,需要认知和行动双轮驱动,才能拿到创新成果。


2025年9月7日,律新社主办的法律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律新指南》秋季发布会在深圳圆满举行,发布了海事海商、商业犯罪、竞争法和文娱体育四个领域的《指南》和“品牌之星”,这些领域“品牌之星”的共同特征就是专业扎实、善于用创新思路解决客户问题成就优秀案例。论坛聚焦创新,这也是行业解决内卷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凤梅姐说
,赞31

(律新社数字品牌中心出品)


在深圳探讨创新,可谓契合天时地利人和。深圳,一个以“先行先试”为基因的城市,创新是其重要“特产”。在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律新社成立10周年之际,律新社继在北京举行《律新指南》春季发布会后(相关内容:法商大咖共绘“新大陆”地图!《律新指南》五大领域百余“品牌之星”闪耀发布丨律新社2025春季发布会在北京圆满举行首次在深圳主办《律新指南》秋季发布会,推出国内具有本土创新意义的法律服务品牌指南,这也是律新社发展历程中值得纪念的事件。


非常感谢各位优秀嘉宾的干货分享,虽然大家来自不同领域,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优秀的人总能用好奇的眼光来看世界,总是能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机会,并持续用学习和行动把创新方案变成现实,从而成为引领者(相关内容:用价值创新定义专业主义!《律新指南》四大领域百余“品牌之星”闪耀湾区丨律新社2025秋季发布会


关于如何理解创新,论坛现场分享中有两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著名律界思想家、诗人,深圳市律师协会前会长,华商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高树的主旨演讲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诗意。他送了我一本新出的诗集,据说这是他的第五本诗歌集了。



作为深圳本土规模最大的千人所主任,同时在全国推动华商规模化发展的“操盘手”,高树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平衡能力令人羡慕。但是作为一个把创新融入生活和工作的人而言,这就没什么难度了。高树在演讲中引用尼采的话作为创新的指导原则: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相关内容:高树:创新和诗意,法律服务的变革驱动丨律新社2025秋季发布会经典演讲


他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是“起舞”而不是“劳作”。法律服务不应局限于机械的流程操作,而应注入创造力与人文关怀。在法律服务中注入人文关怀、关注情感需求,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律师行业应追求专业精进与精神成长的双重目标。通过人文讲座和跨界学习项目,律师能够在技术与伦理、理性和情感之间实现平衡成长,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因此,当用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法律难题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有意思的一定有意义,有意义的不一定有意思。其实,能将有意义的事做得充满乐趣,或让有趣的事变得有意义,持续保持乐趣就是创新,还能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平衡。而律师职业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社会价值。所以,当大家把律师职业做成事业,就能在律师职业的艰难挑战中,找到诗意的味道。


他用当天创作的一首诗《祝你一生妩媚》送给大家,瞬间妩媚了很多人。



一位来现场的听众,很感动,如是发了个朋友圈:



这就是创新。我们可以用有意思的方式完成任何一次亮相,一切有意义就一定会生发。


创新为什么很迷人,却似乎又很难?安盾网创始人、董事长艾勇的主旨分享一语道破天机:法律服务创新需要经营思维。


艾勇在演讲中回顾了10年前因想做“天下无假”而注销律师证去创业的故事。他对行业有一个深刻认知:法律行业不缺优秀的律师专家,而是缺少企业家,缺少企业家精神。在律师行业存在“95”法则:95%的资源掌握在5%的人手里,95%的结果来自5%的努力;95%的资源掌握在5%的人手里,95%的人在打工,5%的人在做老板。


确定从一个法律人转变为一个法律服务商人后,10年前艾勇到上海参加律新社主办的首届新兴法律服务高峰论坛,那时无讼创始人蒋勇还在,大家一起探讨创新的热烈场景还历历在目。



虽然有经营思维,但是创新之路依然很难,因为落实经营需要跨越很多固化思维。


我记得前些年到深圳参观安盾网时,艾勇激情澎湃地讲述从打假维权衍生出的各类创新业务,展示一堆创新产品,振奋人心。到现在,艾勇已经把原来的梦想一一落实,旗下已经有十几家公司……


他是如何成为一位经营专家的?


除了拼命学习、努力练习之外,艾勇给自己请了企业教练,他在练习经营中,看到了法律人常见的经营短板,因此他特别提出建议:


要思考战略。战略起点要与众不同,战略过程要集中兵力,战略结果要成为第一。


要洞察客户真需求。客户价值=客户利益/客户成本。


要有投行思维。要有资源配置思维、结构重组能力、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平衡。


要深刻理解经营即定价。推广法律服务,必须要有定价思维,这是律师特别容易忽略的。


要创新服务。通过和客户的合作,支持客户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足够打动客户,要提供产品和服务达到客户目标。

……


此外,在技术创新和团队建设中,也要不断更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组织,用长期主义进行复利。


听完艾勇的分享,大家对经营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非常认同,当好的法律服务产品引入经营时,才有可能持续把好创意落地和“变现”


重视经营和实践经营,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将创新落地、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必经路径。因此,从学习运营而言,10年是一个练习基本场,践行长期主义的创新,才能展现创新的核心力量。


两位嘉宾的分享,一位重道、一位重术,都解读了法律服务创新的原理和路径。


与此同时,用户的需求依然存在巨大的空间,还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主任阳子在演讲中非常激动,作为一位文娱业的老法师,他讲起文娱业当前盗版等法律问题的困扰,“黑产”的泛滥让很多原创作者深受伤害,投资1000万的作品被盗版,损失四五千万,拿到的赔偿仅百万,非常期待有担当的法律人能帮忙解决这个顽疾(相关内容:阳子:影视版权保护生态重构丨律新社2025秋季发布会经典演讲……


其实,当我们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变成产品时,就是创新与财富的最好正比例循环。


在律新社深圳发布会后的一天,9月8日,司法部发布最新数据:中国律师人数达83万,律所4.5万(相关内容:2025中国律师业最新数据:83万律师 4.5万律所!10年翻近2倍 向头部聚拢 向海外扩张丨律新观察有人说行业竞争更激烈了,从“一九现象”到“95法则”,似乎好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少数聚拢,但是从创新的视角看,因为“同质化”过卷,一定有“差异化”动能,必然有创新动力,也一定会有更多创新产品涌现。甚至,我感受到,一大波行业创新机会都在涌来,包括但不限于律所规模化、管理工具、创新产品、法律咨询公司运营模式、客户教育等,这些法律+的机会,需要用关心人的眼光去看,用创新的思维设计,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反复实践。


今天(9月10日)是“教师节”,大家都在感恩老师的教诲和启发。其实,老师不只是系统教授我们知识的人,那些持续引领和展示创新的人,用富有生命力的创造展示生命与事业意义的人,也是我们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创新最容易发生在“融合跨界”中。如果你愿意打开,你会发现,一朵花、一片云都是老师,天地万物都是老师。


因此,更多看见、更多感恩,当你把手里的工作变成利他机会,将职业变成事业——将“生命的诗意+利他的使命+落地经营能力”结合起来一定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更多“凤梅姐说”文章(2015年至今)

请扫码进入律新社小鹅通“凤梅姐说”专栏查阅


往期回顾

REVIEW

·王凤梅:千万律师费的逻辑

·王凤梅:山高万仞,只登一步丨律新社10周年

·王凤梅:法律科技十大“我以为”幻觉

·王凤梅:AI时代与“真假”律师

·王凤梅:浙江最大所登陆上海即破百人!区域所如何借势规模化?

·王凤梅:50小时法律服务,45小时是情绪价值?

·王凤梅:AI加速 没法不“算”!全国首个法律科技协会上海成立

·王凤梅:全球首例!钱伯斯为何连续两次为他颁发“终身成就奖”?

·王凤梅:做更好的自己,知足者感恩丨律新社2025新年献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