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中国工作超过25年的美国律师,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下的跨境法律服务新机遇?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律新社丨编辑部出品

编者按

12月7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律新社主办的“第四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作为一位在中国工作超过25年,一直奔走在中国和美国的法律文化之间的美国律师,国务院国资委外国法律顾问、合通机器人首席专家吕立山(Robert Lewis)作了主旨发言。

随着近年来新兴法律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运用、产品模式和组织业态。12月9日,世界律师大会在广州召开。世界律师大会的召开和“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的成立,为各国律师交流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今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科技保障”纳入主体内容。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佘贵清在发言中表示,今年10月,北京互联网法院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全国首例执行“一键立案”,不仅标志着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的切实落地,更意味着链上数据与链下司法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利用。


此次论坛在探讨新技术与新模式对法律服务业影响的基础上,还展示和发布了一批法律科技解决方案和产品。由合通机器人上线的“一带一路”和FDI智能合同解决方案引起了参会嘉宾的关注,15分钟定制国际化双语合同、2分钟审核国际贸易合同的强大功能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戳视频,回顾吕立山现场演讲 律新社视频中心出品)


“法律科技不会超越你,善用科技的人才会超越你。国务院国资委外国法律顾问、合通机器人首席专家吕立山(Robert Lewis)在12月7日召开的“第四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法律科技工具在提高效率和提高价值两个层面上都能发挥极大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外国法律顾问

合通机器人首席专家

吕立山(Robert Lewis)


新一轮对外开放

带来了跨境交易新机遇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但中国却加快了新一轮开放的步伐。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制定新外商投资法促进投资便利化等等。进入2019年,一系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陆续落地,形成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贸易与投资并重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关系到世界发展的未来,“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化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投资机会。在新一轮开放政策下,未来10年中国跨境交易还将有10倍的增长,这在给国内外企业提供巨大的跨境交易市场机会的同时,也给中国律师的国际化发展拓展了空间。

如在FDI方面,以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新《外商投资法》为例,新法实施后5年内现有的50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需要遵守《公司法》或《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重新签订投资合同及公司治理文件。同时,新设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可选择适用《公司法》或《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未来企业法务和律师面临着大量的合同文件修改工作。

今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也标志着我国正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新业态、新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充分赋能传统法律服务,也给予了新兴法律服务业进场者价值创造的新机遇。

法律科技如何提高

企业和律师的人效、时效及质量


面对大量的跨境交易法律服务工作,企业法务和律师应用法律科技工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然而,从国际法律科技市场来看,很多国际公司积极表示了拥抱AI的意愿,但是还未付诸行动。


目前,国际上法律科技在应用AI方面主要领域首先是法律检索服务;第二是法律结果预测;第三是法务管理分析;第四是专业知识自动化;第五是电子证据发现;第六是合同尽职调查;第七是合同管理;第八是电子记账;还有知识产权等领域。


需要强调的是,法律AI对企业法务和律师的价值,仅关注到科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的而且非常领先的法律专业知识。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在其书中认为,数据处理相关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应该交给AI自动化来做,但是社交性比较强的、创造性的工作,还是交由人类来做。在AI的帮助下,将来整个法律行业可以做得更好,AI将从根本上变革法律服务市场,法律AI工具将让法务和律师向价值链上端迈进。

从企业法务角度来说,法律科技必须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商务交易效率,并降低法律风险,才会让企业管理者提高对法务工作的认可度。另外,法律科技在提高法务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时间,减少很多重复性的工作。

对于中国律所而言,目前很少采用计时收费,而是采用总体报价收费模式。如果律师效率低,风险都在律所方面。通过法律科技工具提高效率,收益完全归于律所,因此法律科技在中国律所会有比较大的接受度。



上图是律所经营的一个简单公式:工作小时 X 实际费率 - 成本=利润。

目前,达到300万元人均创收的中国律所大概只有5-6家,中国律所45强家人均创收可以达到144万元/年;与之相比,全球律所100强律所的律师平均年创收额可以达到577万,140万仅相当于美国的一人所或小型律所平均创收。

要提高利润,中国律所不能仅仅停留在“降低成本”这一个要素上。根据全球律所100强的经验,他们更注重“提高效率”和“提高价值”。然而,传统上要成长为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则需要多年的训练和大量项目的磨砺,而每个人的工作小时总有上限而无法增加。

在此情况下,只有通过法律科技的创新工具,才能帮助中国律师节约重复工作的时间,为律师增加“效率红利”和“专业知识红利”——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高质量的工作,意味着你有更多时间服务更多客户,当然也能获得客户更高的评价和付费。

合通机器人跨境合同解决方案


在法律科技应用领域,目前比较看好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合同起草和合同审核。基于这两方面的应用,合通机器人近日重磅上线“一带一路”和FDI智能合同解决方案,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提供中英双语合同定制化、英文合同AI审核的工具平台,可在15分钟内起草一份中英双语合同(其中入境交易类合同模板完全符合新《外商投资法》);2分钟内审核一份50页英文合同,可以释放公司法务和律师更多的时间并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此外,合通机器人还利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律师事务所专家资源,将跨境投资并购和外贸交易的核心基础合同模板进行本地化,以符合当地法律和商业惯例,包括“一带一路”合同包(18/22类合同/文件)、外资企业合同包(39/51类合同/文件)、境内交易合同包(28/50类合同/文件)。


(合通机器人“外资企业合同包”已上线合同类型,内容互相协调一致,并符合《外商投资法》要求。

基于即将实施的《外商投资法》,由合通机器人首席专家吕立山(Robert Lewis)倡议、In-HouseCommunity推动,来自拜耳、中石化、华润、埃森哲、金杜、中伦、瑞生、美迈斯、史密夫•斐尔、合通机器人等企业、律所、法律科技机构的20余顶级法律实务专家组成了“《外商投资法》合同模板专家委员会”,在合通机器人外资企业合同包的基础上加入专家的建议,将为中外企业利用好新《外商投资法》带来的机遇提供系统性的帮助。

吕立山律师认为:“如果缺少一套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外商投资合同的标准模板,市场秩序可能出现一片混乱——多种竞争的协议形式激增,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这些协议相互之间不能形成匹配,这会在每笔交易中引发‘合同模版之争’,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不利于企业发展。我们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跨国公司、中国大型上市公司、国际国内一流律所、法律科技公司的合同自动化专家,专家们过去30年间,参与的在华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项目数以千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工作成果极大地得益于专家委员会的贡献,大家共同助力新《外商投资法》时代的中国‘引进来’。”

客户和合作者评价


以下是部分跨国公司和领先律所对《外商投资法》及合通机器人的评论——


华润集团副总法律顾问李舸:

“我以前曾在商务部工作,并且早期一直负责审查和批准合资企业合同,所以我热切希望参与到用于外商直接投资新时代的新模板的开发中来。我们非常高兴能成为这一开创性项目的一份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法律部合同项目处主管李驰:

“对于新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和现存合资企业的转化来说,符合《公司法》规定并融合国际最佳实践的全新双语合资企业模版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希望这些模板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认可,从而减少大家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拜耳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张曦:

“我希望合通机器人这些模版能被相关政府部门和律师协会作为‘半官方’或者至少是‘推荐的范本’,从而鼓励市场的广泛接受,并推动外商投资项目的谈判进程。”


前埃森哲大中华区法务董事总经理施俊侃:

“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将引领合资企业协议范本和公司章程的标准化建设,使外国投资者、中国本地合伙人、国际或中国当地律所,都有机会获得符合《外商投资法》要求的国际标准范本。这将大大提高合同质量,同时节约所有人的成本和时间。”


金杜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国际合伙人熊进:

“在《外商投资法》项下,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将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该法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与知名的中国伙伴合作,进军新兴的中国市场。由于先前许多严格限制的取消,外国投资者将能够使用他们熟悉且惯用的更复杂的境外合资条款和方法。”


中伦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管云翔:

“法律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运用是大势所趋!合通机器人是迄今中国市场上中英双语做的最好的一个AI产品,对于提升律师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年轻律师的培训都将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有望对律师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银律师事务所闫鹏和:

“合通机器人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法律AI,帮助我们更加精准高效地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法律服务。


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 Meyers)上海管理合伙人Walker Wallace: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将产生一个真正在各个层面对中国法律界均极具价值的产品。”


 相关阅读 


 《全国首创!中外顶级法律专家团共同制定“外商投资双语标准合同模板”》

 《法律AI观察 | 国际合同审核机器人,2分钟解决国际合同痛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