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先得!《2020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火热发售中

作者 | 编辑部

扫码分享

回顾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突袭,互联网法院、庭审直播、律所“云办公”、在线纠纷解决、云法宣等数字建设全面增速,新基建正逐步成为法律圈的刚需,与此同时,新兴法律服务组织不断升级运营模式,从技术到组织,形成全面提效服务网络。


科技创新和法治护航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力量。作为二者的融合,新兴法律服务业任重道远。


如何用科技和组织创新模式、推动新时代的法律服务,建立更加高效的数字法治社会、提升法律服务的普惠化和社会公众的获得感?

答案就在《2020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中!


图片

《2020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律服务产业研究中心与律新社联合出品,《报告》以“法律服务新基建”为关键词,内容根据网络公开信息以及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律新社调研采访所获,共分为七大章节。


内容涵盖

▶法律科技在司法领域、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状况;


▶法律服务新基建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果;


▶国内外新兴法律服务企业融资布局创新情况;


▶泛法律服务业及法律服务相关支持产业的多元模式等。


通过描摹法律服务新基建的市场画像、分析其未来趋势,《报告》尝试指明新兴法律服务业的全新优化路径。


图片

法律服务新基建是什么?


法律服务新基建,就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运用于法律数据分析、法律业务辅助、司法存证、互联网法院建设等法律治理场景,为司法、执法和普法等活动提供数据处理、算法和数据传输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法律相关机构的基本工作,实现更高层次的法治现代化和智能化。


图片


法律服务新基建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大数据”、“法律+AI 技术”、“法律+区块链”、“法律+5G”、“法律+云计算”等技术,具体的实践场景包括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司法局系统、律师行业、法律科技公司等。



法律服务新基建为什么重要?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图片


在党中央的密集部署之下,新基建正炙手可热,是“十四五”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到法律领域,传统的法律服务行业与这些新兴科技相融合,改变着法律服务的模式,形成了一系列新兴法律服务的产品和品牌,大量的法律科技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法律服务行业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为司法领域、律师行业以及其他法律服务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系统化升级赋能。



图片

新兴法律服务业的未来看这里


2018年,律新社、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与华政中国法律服务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出品首份《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9年,区块链技术获得国家级关注,法律科技领域风起云涌,法律服务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替代性法律服务暗流涌动,公共法律服务加速布局,《2019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应运而生。


在此背景下,《2020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以法律服务新基建作为调研切入点,持续聚焦新兴法律服务业的前沿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潮,关注法律服务创新及应用实效,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 


大环境、大趋势对法律服务业的再造和革新不容忽视,新兴法律服务业正逐步站上时代的主舞台。对律师而言,在线法律服务、机器人法律服务等替代性商业模式在未来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向用户提供法律服务;对法官而言,互联网法院未来还会继续拓展和深入应用;对法务而言,未来会有更多的自动化工具帮助企业法务更加高效的工作。


图片


站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加速催化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报告》在为新兴法律服务业立论的同时,望能为整个行业带去思考与借镜,让我们一起抢滩风口、危中寻机、变中求胜!


图片

【友情提示】扫描图中二维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2020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