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前天,在第五届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暨2017—2020中国律界公益优秀案例发布会上,我们见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
他们是心智障碍的孩子和青年,在论坛场外设立了移动咖啡馆,带来了自制的咖啡以及为本次公益论坛定制的天平刺绣,他们用劳动挣钱,他们感受到人生的尊严,这不是公益精神的本质吗?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大家的接受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和支持。也是在六一节的今天,带给他们最好的节日礼物与祝福。
以下,是律新社创始人王凤梅在论坛现场的公开发言稿全文,是她为推动公益法律服务事业发展的初心与心声,也是律新社一直推动公益事业的初心:用温度感动。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论坛并见证2017-2020中国律界优秀公益案例发布以及《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报告(2021年度)》和《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1年度)》的发布。律新社作为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新媒体,自2015年创立以来,一直秉持初心,见证、发现法律服务的价值,让更多人真正了解和运用法律。每年律新社都采写法律服务业行业的公益及各类社会责任报告,为此我们成立公益法律服务研究中心。在跟踪了全国多家法律服务机构组织的公益服务建设,这份报告和指南的初稿素材有近200万字,这份感动不能承受如此之重。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爱与责任在延续,在生长。2019年,我们曾发布过律界十大感动公益故事,其中一个就是出生于聋哑家庭的唐帅律师,他打造了中国首个专门为聋哑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那年他没能来上海领奖,他说,太忙了实在走不开,而团队里都是聋哑人,不敢出远门。而今年,我们看到他的团队在成长。唐帅陆续招收聋哑人来律所工作学习,聋人女孩谭婷就是其中一个。经过3年努力,谭婷2020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准律师,也将是中国首位聋哑人律师。(相关链接:唐帅:无声世界的代言人 | 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我们看到另外一位断臂维纳斯——来自北京市盈科(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郭二玲律师,她没有手却把关爱之手伸向了别人,今天她继续来到我们现场。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她!我依然记得她说,除了系扣子做不了,其他的都能做。每年她都依然在做公益与法律援助。坚持和相信可以让一个人迸发潜能做,还有什么比这个精神更珍贵?(相关链接:郭二玲律师:身残志坚,做援助律师十年传递爱心 | 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2020年,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审被告人张玉环故意杀人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审裁判,宣告张玉环无罪。上海德禾翰通律师党员律师程广鑫是八人公益律师团成员之一,为他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同年张玉环委托程广鑫律师代理其国家赔偿一案,江西高院依法决定向张玉环支付国家赔偿金4960521.5元。创冤错案国家赔偿最高纪录!这起案例在参加我们的评选时,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们也将其收录进报告中。(相关链接:专访“张玉环案”背后律师团:下一步将进行追责 虽可能失败但会坚持)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支持心智障碍群体就业,每周五下午邀请梦工坊咖啡吧的心智障碍人士来到律所设立移动咖啡馆,并向其采购咖啡,帮助心智障碍青年真正地融入社会。让他们用劳动挣钱,让他们感受人生的尊严,这不是公益精神的本质吗?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今天孩子们带来了一些自制的咖啡以及门口为本次公益论坛定制的天平刺绣,大家的接受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和支持。而我们也了解到,这个简单的公益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比如为了能让咖啡公益能够合规流动,并形成一个社会通行的公益模式,瀛泰律师和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复沟通,后来市场监管所的所长带队来上门检测,创新监管,让公益咖啡馆能流动执业。比如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谋生技能,背后是辅读老师13年的付出,如果这些孩子一年不用这些技能,他们就会全然忘记,所以这些支持就业的爱心背后是多么深切的敬意……每每听到这些故事,我们都涌起无限感恩,其实我们都是公益的受益者!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世界上还有一种公益精神,就是知道付出后未必有回报,但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就会持续付出。因为,奉献与利他是法律人的根基,也是法律人思维品质的分水岭。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律师法》通过25周年,作为律界公益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律师行业经过艰苦奋斗,已成为一支有实力的力量。52万人的律师队伍中,中国大所精品所层出不穷,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建设作出了专业贡献,也创造了很多财富。但是财富的意义远不止于物质和金钱,而是代表着沉甸甸的道义和责任。很多律所和律师认识到,既然财富来自于社会,就要善用这些财富服务和回馈社会。从小处讲,这是知识与财富之间的良性循环;从大处看,这是为了让个人价值与造福人类的终极目标相一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深受感动,我们不仅将这些公益故事收录到《中国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发展报告(2021年度)》中,探讨了公益法律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根据这些公益服务标签提炼成《中国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1年度)》,按地区和公益服务特点进行分类,为的就是让这些法律公益能够高效精准普惠地抵达社会公众。(相关链接:精准匹配好律师!《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发展报告、指南(2021年度)》重磅发布)特别感谢各位联合出品报告和指南的公益伙伴,有你们的支持,律新社设立中国公益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也是你们的支持,让中国律界爱的故事得以展现,感谢你们支撑起了中国律界爱的脊梁。由于时间、渠道以及精力所限,今天大家拿到的纸质出版报告指南只是信息的一部分,更多的信息我们会通过律新社以及律新社公益服务频道律新帮进行更新和推送。未来律新帮会专注发布公益法律服务信息平台,将这份报告和指南中浓缩的爱心化成涓涓细流输送出去。这份爱心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会前发布预定公益法律服务的信息后,远在青海的泽库县青年创业者有机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洛藏扎西第一个填写了登记表,他在公益伙伴需求登记表写到:“我们西部的藏族同胞们就在最贫困地区,法治教育最落后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形式法治讲座、宣传手册、律师咨询的服务。”相信这样的需求我们今天一定可以对接,也相信这样的需求还很多,我们依然可以对接。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提出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由此可见,未来15年是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黄金期,公益法律服务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必然大有用武之地!我们也将一路关注,共同见证法律公益新生态!再次感谢以下各位公益伙伴,共同发布报告和指南。他们是:
同时欢迎更多公益伙伴
加入律新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