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余盛兴
经过数月的筹备,海华永泰南京分所终于迎来了开业盛典。这是海华永泰实现“四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法律服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过去的两年间,我们海华永泰也一直在加速全球化布局。我作为一名涉外律师也很愿意分享我本人这些年执业和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重点有三个感受。
第一,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崛起以及市场的变迁,这几个话题的讨论充满了你我的每一天,在此我不多展开。10多年前我出差去中国西部城市银川,当地人跟我描述,“一个银川两座楼,一个公园两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最近我去银川,看到双向16车道的马路上车子排成长龙,水泄不通。
我相信这种场景适用于包括南京在内的中国每一个城市,甚至未来会蔓延到很多外国城市。习大大在今年1月达沃斯论坛上说,在未来5年,中国将买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引6000亿美元的外资,对外投资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7亿人次。
这是一个让火星人都感到激动甚至恐惧的场景。这对法律人,对中国律师意味着什么,“你懂的”。有人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不太轻易敢用“伟大”一词,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第二,我们大有可为。有人说,“走出去”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有律师同行告诫我,中国企业海外兼并收购没你(中国律师)什么事。我说,错!首先,我们不要只看个案和眼前的所谓成功率,而是要展望趋势,瞄准下一个“风口”;其次,中国人、中国企业真的,或者说真心准备“跑路”吗?在我看来,“跑路”之说大多不过是吸引大众眼球和刺激“吃瓜群众”荷尔蒙的说辞罢了;再者,放眼望去,天涯海角,中国人甚至他们今后几代人的皮肤不还是黄色、语言还是以中文为主吗?不难发现,他们文化的根基还是中华传统,他们的胃还是向往中餐。
有人又说,不,下一代精英子女很西化,大量中国企业海外团队本地化,因此中国律师在这方面往往沦落为中介。我仍然要说,NO,因为我深知而且坚信,作为深刻理解中国公司、中国法律和我们的企业管理团队的专业人士,我们在其中发挥独特而且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这方面,请相信我的判断,相信我作为一个长期处理国际经贸事务、每天与世界各国公司和律师打交道的一个所谓“知名律师”说这句话时的诚实。
第三,在全球化的“新常态”下,中国律师将成为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主角。20年前,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当时我充满怀疑。今天我们也不会轻易地如此宣称,但无疑,中国已经登上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和中国人给世界带来了许多惊艳的目光。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去”,帮助企业家和他们的管理团队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在当地资源的支持下,适应异国他乡的文化,遵从当地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海外的资产和行为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伟大使命。
另一方面,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来到中国努力追求在市场上“分一杯羹”,他们带来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难道不应该找中国律师吗?正是看到这一点,海华永泰制定了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Think big, do small.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追求,在探索,包括与全球300多个TAG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美国西部城市筹建分所,以及在南京——这个具有充分活力、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组建和扩大我们服务国际客户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团队。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此,我想说,这是令人骄傲的时代,是你我的黄金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拥抱和参与其中,用法律人的特长和特有方式,谱写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