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行政管理与律所运营大有不同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作者丨区咏贤

来源丨道方图说


律所行政管理,更多是以配合律所发展需求,在制度落实、内控管理、律管辅助等行政事务上的执行。较于行政管理,律所运营是在保障良好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需求,并不停留于执行本身,反之需要更加深刻地与律所发展理念与特色同步,保持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长期好奇,从而锻炼出考虑“所、人、财”的综合管理思维。


方图跨过第五年后,律所的发展速度明显加速,大量新鲜血液一下子涌入。作为行政合伙人,我在为这种良势感到兴奋的同时,无形中又感到莫大的压力。


对于前五年的方图,行政团队跳出了传统的行政版块,在品牌发展、企业文化方面也做出了不错的成效。而近一年多,我们也可见到律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律所人员增量、工作版块内容和工作时间增加的问题。与此同时,沿用过往的工作模式与思维去面对现有发展速度与状态,效果大不如前。


在意识到运营方式与律所发展速度不匹配的情况后,我们在渴望改变的同时也迷茫着如何改变,这也让我意识到,行政管理优秀并不等于拥有律所运营能力,顺势而为与破陈出新还是有很大差距。


从行政管理迈向真正的运营管理,这不仅是我正面临的问题,相信很多律所“非律师”型总监也有同样的困惑。每个律所的运营基因都有不同,基于现方图运营发展六年的情况,我们开始尝试设定一个方向进行调整。


图片


01


“非律师”真正去融入律师行业


深耕律师行业10年,我与业务合伙人有着紧密沟通,接触外所律师的机会也多,常常能听到他们分享律所管理与发展的思考,这是基于他们长期身于业内而形成的律所运营管理的底层逻辑。


对于“非律师”团队——行政部、客户关系部等,我们的传统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业务技能、规章制度等使用层面,鲜少有行业运作模式认识与探讨,这也形成了“非律师”不懂“律师、律所”的根结。


既然需要“非律师”辅助,针对他们的认识模糊,如行业生态等部分进行培训,则能更好地帮助“非律师”团队融入业务律师团队。培训内容包括:


  • 行业中常提及的“提成制”“一体化”“公司制”的组织管理模式本质上的差别及现有可关注优秀目标。


  • 律所的文化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目标、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 律师职业发展模式及瓶颈、创收与方法。


  • 律所对“非律师”人员的需求是什么,会提供怎样的培养、晋升途径。


行业不断发展变化,“入门靠师傅,修行靠自身”,“非律师”团队对行业信息有总体认识后,我们在制定运营策略、人事工作、跨界合作上与律所、律师的方向与契合度则会更高。


图片


02


不同阶段“非律师”工作回顾与适度调整


第一阶段:


建所第一个五年期间,作为一体化律所的方图有着清晰的运营版块架构。运营大体划分为:内务版块、人力资源版块、律师管理版块、品牌版块、财务版块、业务支持版块。


我们多次尝试创新,不怕失败,最终有了好的工作成果。例如建立不同工作类别的检查清单、管理台账等多个工作方式,均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第二阶段:


成立六年,人员翻番,这是方图的发展新阶段,不仅律师团队需要及时调整人员增加带来案件质量、流程管理等问题;所里行政事务各种版块之下的再细分项目,随着律所发展推进,已大大小小增加到70件,都需要常态推进,耗费行政人员大量工作时间。


我们同样面临体量不同导致的工作加负后,管理保障与创新、听取与协调、执行与提议等重新布局的现状。对此,我们的办法是:


  • 鼓励成员担任版块责任人,独立对版块负责;


  • 整合工作资源、疏通合作流程,减少无意义的内容;


  • 听取年轻律师的意见,结合有经验律师的需求,作为工作推进参考。


律所行政与律所运营最大的不同,是给“律师群体”提供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而非购买服务。打造一支能自负盈亏、懂律师需求的律所运营团队,仍需不断应势打磨。


图片


END


品牌建设的“3V”目标你知道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数字经济必然成为趋势,品牌化成必然战略。


6月24日下午13:30,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律新社、独角新闻主办的“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品牌发展论坛暨‘V品计划’启动仪式”将于线上举行。


通过品牌建设,展示服务价值(VALUE),打开未来视野(VISION),尊享事业成就(VICTORY)!期待你一起参与法律服务(Law)品牌价值(Value)提升计划,打造人生和事业的“LV”!


欢迎律新社的新老朋友们积极参与线上论坛,报名“V品计划”!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全部留言 共0条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