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涉外律师该何去何从?这场座谈会干货满满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11月23日,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新形势下涉外律师如何实践和助力涉外法治”座谈会。

图片

本次座谈会由上海浦东新区司法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指导,上海市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国际投资业务研究委员会主办,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律新社以及律商联讯等高校及单位参与。


图片



图片


座谈会由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浩天全国公司跨境业务牵头合伙人姚约茜律师主持,与会嘉宾依次发言,就涉外律师与涉外法治之内涵,我国涉外律师定位、现状、不足及未来展望等话题,从律师、司法行政机关、企业、高校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热烈而友好地分享。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全国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律协理事、外事委主任黄宁宁律师首先发言,他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律师、律所和行业协会在助力涉外法治过程中,发挥不尽相同的重要作用。


图片


浦东新区司法局律师公证管理处钱雪梅女士从司法行政机关的角度,分享了浦东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的亮点及不足,也交流了目前浦东新区司法行政机关的关注点和期望。


图片


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经发处张羽副主任指出,陆家嘴管理局对于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行业高度重视,重点关注人才吸引、业务结构和营商环境等方面。


图片


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经发处冯吉副主任认为,专业服务业是核心CBD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全球城市功能的基础力量,对赋能高质量发展,促进总部、金融、科技等价值链高端产业集聚具有关键性作用。陆家嘴将搭建更多平台,进一步吸引全球领先的法律服务、财务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机构集聚,为涉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凯原特聘教授、上海市政府法律顾问沈伟先生就涉外法治的内涵,以及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律师业务未来的新的增长点等话题,与参会嘉宾进行分享。



科伟史密夫斐尔联营办公室工程及基建争议业务主管丘健雄先生认为,中国企业的涉外法律业务需求,仍可能主要需依靠中国律师来满足。此外,他指出,中国律所可以通过引入外籍律师的方式缩小在某些领域内与国际所之间的差距。


图片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陈辉宇律师分享了他在大学内教授涉外法律课程的经历,并探讨了什么样的律师是涉外律师,如何成为涉外律师等问题。


图片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委、全国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律协国际投资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长三角律师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副主任章晓科律师分享了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并指出在目前的涉外法律服务业态下,国内的涉外律师要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制度,一线城市可在涉外法律服务上辐射周边地区,促进区域一体化。


图片


律新社商务运营总监张景欣女士认为,涉外业务的整体趋势发生变化,在具体业务层面,涉外业务不仅和国家有关,也和个人有关。张女士希望律新社作为媒体,能为上海的涉外律师走出上海、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图片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总部高级合伙人金益亭律师结合自身执业经历感受,分享了现阶段的涉外业务与传统的涉外业务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方面的不同之处。


图片


律商联讯华东区高级客户经理敬珂先生观察发现,诸多境外客户对中国的立法进程表示关注,中国企业也有庞大的境外法律查明的需求,同时,他指出,目前国内的法律数据库与国外的数据库在内容上仍有一定差距。


图片


最后,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部与华东政法大学部校共建“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先生分享了关于涉外法治概念的解读,他认为,涉外法治是政治战略、经济战略,但更是文化战略,需在区域层面、国家层面等多维度共同搭建。


图片
晚上18时,“新形势下涉外律师如何实践和助力涉外法治”座谈会在全体嘉宾的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


END

来源丨 浩天上海法律评论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