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数据统计分析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来源丨法律修音机

2017年起,司法部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年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律师行业的未来。


近日,司法部正式发布了《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对比2021年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执业律师人数比上一年度新增7.68万,涨幅超13%。


本文统计分析了2017-2022年中国律师行业的数据,总结出几个对行业未来的判断:


1. 律师人数持续增长,办案量增长却放缓,律师行业竞争逐渐白热化;

2. 专职律师和公职律师快速增长,律师服务大局工作进一步加强;

3. “70 后”交棒“90后”,30-50岁的青年律师成为行业发展主力;

4. 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为主,中国律师行业仍在解决“数量”问题;

5. 律师行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二线城市法律服务市场正在崛起;

6. “规模化”趋势缓慢发展,中小律所仍是中国律所主体。


律师人数持续增长,办案量增长却放缓

律师行业竞争逐渐白热化

图片

近年来,我国律师人数持续增长,每年增速均超过 10%,并且有所加快。然而,在律师人数增长的同时,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的数量却增长放慢,2022 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僧多粥少”的问题越来越大。

图片

律师办理的各类法律事务中,仍以诉讼案件为主,占比持续提高,2022 年达到 65%。

图片
在诉讼案件中:

  • 律师办理民事诉讼案件最多,近三年占比均超过80%,并且持续提高
  • 刑事诉讼案件其次,近三年占比在15%左右,并且有所降低
  • 行政诉讼案件最少,占比约3%。

律师办理非诉案件的数量近三年持续降低,2022年全国律师仅办理141.6万非诉案件,占比仅11%。此外,2022年律师为87.6万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担任法律顾问,较2021年有所增长。
总体上看,律师办理案件的增速远低于律师人数的增速,竞争逐渐白热化。
图片
数据显示,近年来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持续增长,2021年提高到24.22%,2022年较2021年略微增长,为24.45%。较低的律师代理率,说明整个律师服务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但这一增速已明显加快。
图片
人均办案数据也反映了竞争加剧的趋势。
2017-2021年,全国律师人均办理诉讼案件量和非诉案件量均有所增长——2020年,可能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律师人均办理非诉案件量曾一度飙升到7.65件,2021年回落到正常水平,但2022年的人均办理诉讼案件量、人均办理非诉案件量、人均顾问单位量均有所降低,直接原因就是律师办理案件的增速远低于律师人数的增速。

综合来看,2022年的数据显示,律师行业“僧多粥少”的矛盾加大,竞争逐渐白热化。虽然整个法律服务市场还处于快速增长期,但律师行业缺乏很好的方法开拓市场。

近年来律师行业低价竞争的新闻频出,也是这一问题的写照。
附:各数据维度统计公式(粗略统计)

  • 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律师办理诉讼案件量÷全国法院收案量
  • 人均办理诉讼案件=律师办理诉讼案件量÷全国律师人数
  • 人均办理非诉案件=律师办理非诉案件量÷全国律师人数
  • 人均顾问单位=律师服务顾问单位量÷全国律师人数

专职律师和公职律师快速增长

律师服务大局工作进一步加强

图片

从律师类别上看,专职律师、兼职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人数均有所增长。其中:

  1. 专职律师的人数持续增长,且占比最高,一度超过80%,但近年来占比持续降低,2022年下降到77.46%;

  2. 兼职律师的人数每年微增,占比也是连年降低,近两年增速不超过3%;

  3. 公职律师的人数增速较快,2022年占比达到14.73%,并且持续提高,直接原因是政策驱动——国家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配置律师;

  4. 公司律师的人数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占比并不高;军队律师人数基本不变。

可以预见的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律师行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0后”交棒“90后”

30-50岁的青年律师成为行业发展主力

图片
从年龄结构上看,由于代际更替,2022年“30岁(含)至50岁”和“50岁(含)至60岁”的律师数量大幅提升。其中:

  1. 近年来,30岁以下律师的数量和占比持续提高,新生代律师逐渐走入职场,但2022年该年龄段的律师数量较2021年减少了2.69万,原因可能是第一批“90 后”律师陆续迈进30岁的年龄段,也可能因为疫情影响,部分执业年限较短的青年律师选择离开了律师行业;
  2. 30岁(含)至50岁的律师是行业的中流砥柱,占比超过60%,加上2022年部分原30岁以下的律师陆续来到30岁的年龄段,2022年30岁(含)至50岁的律师数量较2021年增加了6.68万;
  3. 50岁(含)至65岁和65岁(含)以上的律师数量较往年有所增长,尤其是50岁(含)至65岁的律师数量较2021年增加了3.09万,一方面是第一批“70 后”律师陆续来到50岁的年龄段,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转行律师,律师毕竟是一个讲究资历的职业。


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是主体

中国律师行业仍在解决“数量”问题

图片

从律师的文化程度上看,中国律师群体仍以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为主,研究生学历以及有留学背景的律师为辅。其中:

  1. 本科学历的律师数量连年增长,占比超过70%,但近年来有所降低;

  2.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数量略有增长,占比稳定在20%左右;

  3. 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数量变化不大,近几年不超过1万人,占比在1.3%左右;

  4. 本科学历以下的律师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长,近年来每年均增长约1万人,未来占比有望达到10%;

  5. 在国境外接受过教育并获得学位的律师数量变化不大,近几年均不超过1万人,占比在1.5%左右。

图片

受西方法学教育的影响,中国部分法学毕业生曾一度选择考研、留学给学历“镀金”。但在中国,律师更多是个实践性为主、理论型为辅的职业,直观的数字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国有14亿人口,但2022年我国执业律师只有65.16万多人,一万人中只有4.6个律师,供给明显不足,绝大多数法律服务需求都很简单,并不需要很高学历的律师。

律师行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二线城市法律服务市场正在崛起

图片

2017-2022年,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区、市)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省(市)分别为:

  • 2017年:广东

  • 2018年:广东、北京

  • 2019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

  • 2020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上海

  • 2021年: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

  • 2022年: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河南

可以看到,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省(市)多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更强,但2021年四川省成为了第一个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22年河南省也首次进入了“3万+”。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均衡发展,部分二线城市正在崛起,法律服务需求也在增强,因此地方律师的数量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以上省(市)的律所数量全国领先,加上国家正在鼓励律所向“规模化”发展,大型律所对律师的虹吸效应将会越来越强,地方律师数量与律所数量呈正相关。

“规模化”趋势缓慢发展

中小律所仍是中国律所主体

图片

从律所规模上看,律所“规模化”趋势缓慢发展,中小律所仍是中国律所主体。其中:

  1. 律师10人(含)以下的律所2.53万家,占比超65%,但近三年增速持续下降;

  2. 律师11人至20人的律所8023家,占比在20%左右,近三年增速有所上升;

  3. 律师21人至50人的律所4037家,占比在10%左右,近三年增速有所上升;

  4. 律师51人至100人的律所784家,占比在2%左右,近三年增速有所上升;

  5. 律师100人(含)以上的律所784家,占比在1%左右,近三年增速有所上升,而且由于基数少,近三年增速均超过10%,2022年达到20.48%。

总体来看,在客户需求多元化和规模化律所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当下,“规模化”将长期成为律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之一。与此同时,专业化建设是律所初步实现规模化后进一步激发优势的关键,而规模化正是律所补充特定领域业务能力的手段,因此规模化客观上也会促使律所往专业化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律所规模化和专业化未来将会持续进展,但从数据上看,这个趋势将会缓慢发展,中小律所仍将是中国律所主体。

END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