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大有可为!2019企业内部反腐大年,两大手段助力企业降低风险!丨律新社观察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律新社丨赵芳

2019年1月30日,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发布反对职务腐败的公开信,表露其反腐的决心。据悉,2018年因内部职务腐败问题,大疆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


2019年7月16日,360公司发布内部通报,知识产权部员工黄某收受多家代理商贿赂,涉嫌受贿罪被捕;


2019年7月23日,3M向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正在聘请顾问和公司就中国商业团队中存在的可疑旅行记录进行调查。3M的股价在该项内部调查被宣布后,应声下跌2.3%……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接连上演反腐风暴,2019年似乎已成为中国一些标志企业的内部反腐年。对于公司企业来说,腐败丑闻除侵蚀健康的商业组织,使公司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丧失公平竞争的商业机会之外,在中美两国政府加强反腐败的情况下,相关的公司、责任人还面临刑事追诉、巨额行政罚款。



在此背景之下,8月29日,由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海华永泰)与Integra Group携手主办,中国公司法务联盟协办的“商业环境变化下的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企业如何通过法律和财务合规降低风险”研讨会在海华永泰精彩上演。中美的反腐法律体系是怎样的?相关FCPA和中国的商业贿赂有哪些处罚案例?如何理解典型的会计舞弊可疑迹象和证据?公司如何建立健康的内部自我审计反腐合规体系?这场活动讲透了!


企业反腐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企业合规业务日益成为法律服务市场关注的一个热点。


本次活动备受企业界和律师界关注,活动的预热消息一出,就有很多人通过海华永泰的后台报名。律新社在活动现场看到,很多企业审计、财务部门管理人员纷纷前来参会。窗外虽细雨飘落,但却丝毫不影响嘉宾高昂的情绪和参与本次活动的热情。



海华永泰合伙人陈国彧和Integra Group董事总经理王沛尔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与会人员带来满满的干货。


海华永泰合伙人 陈国彧


海华永泰合伙人陈国彧从企业合规趋势角度对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进行论述,她从腐败和商业贿赂的性质谈起,向在场嘉宾介绍了中美两国的反腐法律体系,并对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译为《反海外腐败法》)和中国的商业贿赂处罚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她介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商业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自律性条例共同构成了一张无比结实的法网。在美国,FCPA适用于在美国公司或外国子公司工作的所有人,是由美国司法部执行的一项联邦法律,要求禁止向“外国官员”赠送礼物,甚至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政治诚信。



Integra Group董事总经理 王沛尔


Integra Group董事总经理王沛尔从财务角度讨论如何对商业腐败进行预防以及如何进行内控。


王沛尔认为,企业保持合规性的困难在于合规的高成本、国外合规程序水土不服、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合规性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限制对政府和经销商的招待预算,减少腐败带来的高昂诉讼费用,减少政府人员的“不合理”诉求,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利,对社会民生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王沛尔先生介绍,在海外贿赂中,仅有22%是相关人员主动上报给部门的,而80%的贿赂被承诺、提供或给予国有企业官员。


2017—2018年,约80%涉及《反海外腐败法》的案件与中国有关。在中国企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外表下,往往涌动着腐败的暗流。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的相关企业不合规事件曝光数持续上升,相关国家也相继加大各种不合规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合规风险形势愈发严峻。有业内人士曾指出,现在民营企业的腐败状况可以用“泛滥成灾”来概括,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遇到过内部贪腐问题,知名企业华为、万达等每年都会被报道出各类腐败案件。


2012年3月,阿里巴巴清理了1107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以及近百名负有直接责任的销售人员;


2014年9月,华为通告116名员工涉嫌腐败,涉及69家经销商,其中4名员工被移交司法处理;


2015年7月,腾讯多名在职、离职以及供应商人员因涉嫌腐败被警方抓捕;


2016年10月,京东发布《反腐内部公告》,将查处的10起内部腐败案件集中进行实名公布;


2019年8月,百度发布《职业道德一严重违纪处理通告》,通报近期公司职业道德建设部内部查处的严重违纪案件……


一则则企业处罚案例都在告诉我们:企业反腐已势在必行!


企业反腐应行之有效


随着互联网企业、新技术企业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兴企业的商业腐败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作为降低企业合规风险的重要一环,成为企业界和律师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更需要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依法合规地经营,保护企业、利益相关方和雇员。


当前,如何建立真正的独立第三方调查,如何建立健康的上下游生态,如何在关注业务发展的同时查处隐蔽型的新腐败行为等,都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反商业腐败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在本次活动中,演讲人采用跨行业的新视角,从法律以及财务审计角度来看企业商业腐败贿赂的合规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思路。


陈国彧律师通过沙盘推演,向嘉宾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腐败应对机制:


“在企业设立员工举报、内部处理、奖惩等内部举报机制;成立由法务、部门负责人、外部律师、审计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主动调查或抽查费用支出、报销、往来邮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公示与处理;调查阶段,进行证据搜集,起草与审核报案申请书,将涉案人员移交司法机关;案件审理结束后,及时公布处理结果,维护企业形象。”



陈国彧律师在公司治理和内部合规、公司重组和税务安排、安全生产及GMP合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及劳动争议、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


➤ 在帮助企业通过法律、财务合规降低反腐败、反商业贿赂风险方面,协助一些知名外企配合总部进行年度例行反腐培训;


➤ 协助头部电商客户,结合技术手段,搭建企业内部的阳光供应商体系,从制度和技术上确保对腐败贿赂的零容忍;


➤ 协助大型国企进行内部腐败案件调查、访谈、取证;


➤ 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违纪违法员工的法律责任。


近日,陈国彧律师成功协助客户在毛里求斯设立了全球业务公司并申请到了毛里求斯金融服务委员会(“FSC”)颁发的全牌投资交易商(不含证券承销服务)执照(“IDL”)。据FSC年报数据显示,IDL牌照获取难度十分高,全球每年仅个位数的机构能够取得。


王沛尔先生以摩根士丹利和金沙集团两组案件展开,介绍了掩盖商业欺诈的常见会计手段,为在场的企业管理人员“敲黑板”“划重点”。


他认为,早期侦测是风险削减的一种形式,虽然无法消除贿赂或腐败,但能在造成严重损失前,将影响降到最低。在进行企业腐败的侦测预防时,要做好风险审计与内部控制,采用外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突击审计;在职责划分上,重要岗位采取轮换制,供应商管理与实际采购人员分离;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并定期进行第三方调查,打好“预防针”。



2018年11月2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合规审查、风险应对、责任追究、考核评价、合规培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压缩商业贿赂、利益交换与寻租的操作空间,成为公司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律新社了解到,作为一家享誉上海、立足全国、辐射全球,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法律服务机构,海华永泰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增强风控意识,减低合规风险,并一直与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协会日常培训均得到了海华永泰的大力支持。公司与商事业务也成为海华永泰的传统优势业务领域之一。


2017年,海华永泰开设企业合规相关课程,由所内精英律师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合规难点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规避风险;2018年,海华永泰发布《海华永泰公司诉讼白皮书1.0版》,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数据统计和判决分析,就法院司法裁判要旨和司法导向进行深入研究,为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合规管理以及诉讼纠纷的解决提供实践指导。


陈国彧律师告诉律新社,企业可以进行员工、高管反腐败反贿赂法律意识培训,并将其制度化,做到警钟长鸣;协助企业建立内部反腐独立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如《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做到预防宣教、有据可查、追责到人、损失可控;协助企业调查腐败案件,根据具体情形确定实施和追责方案。陈国彧律师建议,企业可从加强员工和管理层教育入手,逐步建立健全反腐预防和调查处置制度,加强对反腐风险点的制度合规监察审计,包括引入财务审计制度、供应商访谈等,达到最终建立良性健康发展的企业反腐体系。

企业合规  任重道远


当下,企业重视及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已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程度。


2017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合规管理体系指南》(GB/T 35770-2017),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新里程碑。2018年12月,发改委等部门基于该标准及有关国际合规规则,制定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以此推动企业持续加强合规管理。


刑事合规研究中心揭牌现场

2019年6月,海华永泰刑事合规研究中心在郑州分所正式揭牌,高级合伙人马靖云律师发言时强调,对于企业和高管而言,提高刑事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刑事律师要引导客户增强刑事风险意识、培养合规理念,帮助客户将刑事合规从外部要求内化为企业文化。


陈国彧


鉴于国外百年企业的经验,陈国彧律师认为,商业反腐不仅要注重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制约,更要注重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层面的规范自律不仅要有规划、政策、教育、道德指引等宏观设计,更要有精细化的制度和措施规制。要倡导企业建立健康良好的商业生态圈,上下游合作方共同承诺、建立的反贿赂机制,明确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可能存在的贿赂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反贿赂方针和目标。商业反腐可借鉴国外的吹哨人机制,建立匿名的知情人向独立第三方调查机构例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举报机制,并真正做到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本土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腐败与商业贿赂风险。虽然跨国企业的内部政策和制度相对完善,但近年来美国证监会公布的调查案例,国内对外资企业职务犯罪、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处罚结果显示,跨国企业正在成为反腐工作的重点。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内部反腐难以满足所在法域和中国的反腐要求,需要建立独立并垂直汇报总部法总的反腐部门,建立与本地业务团队既互相协作尊重、又互相制约监督的高效廉洁的反腐工作标准流程,并定期进行供应商、客户以及员工的反腐访谈、调查和审计,了解本地团队的真实工作状况。”陈国彧律师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


以律师为代表的法律工作者应帮助中国企业家树立合规新思维,建立全面合规的组织体系,防范境内外合规风险,将合规引入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切实的法律行动方案,帮助中国企业全面融入海外市场。


未来虽远,扶摇可接!



责任编辑:Susan   |  版面编辑:阿田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