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未来的红利在哪?从2017-2021五年数据看中国律师行业新特点与新趋势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来源丨法律修音机

笔者曾在2018年写过一篇《律师的未来市场在哪里?代理率最具增长潜力的十大纠纷》,对2014-2017年度全国法院审结的民事纠纷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过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当时,虽然司法裁判文书上网已经四年多,但律师行业的法律数据库赛道才刚起步,业内也基本没有现成可参考的法律大数据报告,想获得行业 insight基本都是靠人工统计。


时间一转眼五年过去,科技已经日新月异。


从2017年起,司法部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2022年8月15日,随着《2021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发布,这份年度报告已经连续发布5年,通过对报告中的数据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律师行业的未来



本文对以上数据分析总结为几个对中国律师行业未来的判断:

1. 律师办案数量持续增长,民事诉讼与非诉业务增长快速;

2. 我国律师行业诉讼业务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享受增长的红利;

3. 律师行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二线城市律师服务市场正在崛起;

4. 30 岁青年律师是行业发展主力,“律师越老越吃香”,50岁是分水岭;

5. 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为主,研究生学历、在国境外接受过教育并获得学位的律师为辅。

以下,Enjoy:

01


律师办案数量持续增长

民事诉讼与非诉业务增长快速

图片
2017-2021年,我国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的数量逐年上升,保持在1000万件以上。
图片

图片

其中,律师办理诉讼案件为主,占比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46.61%(2017年数据不全)增长到2021年的62.03%,民事诉讼代理最多,占比80%左右,刑事诉讼代理其次,占比15%左右,行政诉讼代理最少,占比约 5%。
律师办理非诉案件的数量和占比也是逐年上升。

虽然和诉讼案件相比,律师办理非诉案件数只是略微增长,但由于过往的基数小,近年来增速较快。2020年,全国律师办理诉讼案件从2019年的133.6万件飙升到401.5万件,增速高达200%。这或许是因为疫情导致大范围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客观上使律师的非诉业务大幅增长。此外,律师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担任法律顾问数量也有所增长。

02


我国律师行业诉讼业务

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享受增长的红利
各数据维度统计公式:

  • 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律师办理诉讼案件量÷全国法院收案量
  • 人均办理诉讼案件=律师办理诉讼案件量÷全国律师人数
  • 人均办理非诉案件=律师办理非诉案件量÷全国律师人数
  • 人均顾问单位=律师服务顾问单位量÷全国律师人数

数据显示,2017-2019年诉讼案件的律师代理率稳定在20%左右,2020年有所上升,2021年提高到24.22%,增速连年加快。
一方面,20%左右的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说明整个律师服务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还在享受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从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的增速上看,近五年连续加快,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这个数据只会更高,增速也会越来越快。

如果按每年10% 的增速对“诉讼案件律师代理率”估算,预计到2030年,该数据将达到50%,再加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非诉解纷”机制——据官方说法,2020年全国法院受理诉讼案件数量出现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诉前成功调解424万件民商事纠纷,同比增长191%,而中国人口增长又不快了,因此到2030年,整个律师服务市场就不会再翻番了,增速也将放缓。

图片

图片

人均办案数据也反映了这个趋势。

2017-2021年,全国律师人均办理诉讼案件量和人均非诉案件量均保持略微增长。其中,2020年人均办理非诉案件量更是从2019年的2.82件飙升到7.65件,2021年则回落到正常水平,与2020年非诉案件大幅增长呈正相关。

按照以上数据增长趋势,再结合全国律师人数来看——根据司法部的数据,到2030年,全国律师人数将达到100万,届时竞争将逐渐白热化,但目前,我国律师行业的诉讼业务,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享受增长的红利。

03


律师行业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二线城市律师服务市场正在崛起

图片

2017-2021年,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区、市)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省(市)也保持每年1-3个的增长速度。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省(市)分别为:

  • 2017年:广东

  • 2018年:广东、北京

  • 2019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

  • 2020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上海

  • 2021年: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

“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以上7个省市基本上都是全国律所数量最多的省市,同时随着国家鼓励律所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型律所对律师的虹吸效应将会越来越强,地方律所数量与律师数量呈正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7个省市多数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更强,但2021年四川省成为了第一个律师人数超过3万人的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事实上,随着我国地方经济逐步走向均衡发展,部分二线城市正在崛起,法律服务需求在增强,因此地方律所的数量也在不断提高。

图片
从律师类别上看,专职律师、兼职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人数均有所增长,其中:

1. 专职律师的占比连年降低,增速也连年下降,但2021年有所回升;

2. 兼职律师的人数和占比均比较稳定;

3. 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的占比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国家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配置律师,但这两类律师人数的增速却连年下降,说明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4. 军队律师近五年的人数保持在1500人。

04


30岁青年律师是行业发展主力

“律师越老越吃香”,50岁是分水岭

图片

从律师年龄结构上看,中国律师群体中30岁以下、30岁至50岁的律师数量逐年增长,50岁(含)以上的律师数量基本不变。其中:
1. 30岁以下律师数量的占比和增速连年加快,新生代律师逐渐走入职场;
2. 30岁(含)至50岁的律师是中流砥柱,占比超过60%,但由于30岁以下律师数量的增长,30岁(含)至50岁的律师的占比和增速连年下降。
3. 50岁(含)至65岁和65岁(含)以上的律师数量稳定在8万人和1万人左右,加总大概10万人,占比不超过20%。
都说“律师越老越吃香”,但世界总归是年轻人的天下。不论是做业务还是做管理,“50岁”都是律师职业的一个分水岭。

05


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为主

研究生学历、海外留学律师为辅
从律师文化程度上看,中国律师群体以本科及以下学历律师为主,研究生学历律师为辅。其中:

1. 本科学历的律师数量连年增长,占比稳定在70%-75%之间,但增速连年下降;

2.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数量略微增长,占比稳定在20%之间,增速也是连年下降;

3. 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数量变化不大,近五年人数稳定在6000-10000之间,占比在1.5%左右;

4. 值得注意的是,本科学历以下的律师数量、占比和增速连年增长,由于过往基数小,2021年的增速高达55.65%;

5.在国境外接受过教育并获得学位的律师数量变化不大,近五年人数稳定在5000-9000之间,占比在1.5%左右。

图片

受西方法学教育的影响,中国部分法学毕业生曾一度选择考研、留学给学历“镀金”。但在中国,律师更多是个实践性为主、理论型为辅的职业,直观的数字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国有14亿人口,但截至2022年6月,我国执业律师只有60.5万多人,供给明显不足,绝大多数法律服务需求都很简单,并不需要很高学历的律师。

END


为了更好地展示优秀律所的发展之道和品牌建设经验,助力行业品牌化进程,律新社将推出《律所卓越品牌影响力指南(2022)》《中国律所卓越品牌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指南》《报告》),同时邀请在专业服务领域成绩与特色显著,并在品牌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律所申报,展示品牌建设成果及优秀案例,根据“品牌识别力”“品牌生态力”“品牌活跃力”“品牌评价力”四大维度,共计百余项二级指标进行初评,同时结合专家、客户、法学生、网络调研等评价,确定《指南》入选名单。

我们将根据申报品牌建设案例,选取2022年度律所品牌影响力优秀案例,推出“2022年度特色品牌影响力大奖”“2022年度品牌管理影响力大奖”“2022年度公益品牌影响力大奖”“2022年度创新品牌影响力大奖”“2022年度活跃品牌影响力大奖”“2022年度文化品牌影响力大奖”六大奖项,以激励律所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指南》申报将于2022年12月15日截止。《报告》和《指南》计划于2023年1月初律新社主办的“品牌盛典”发布,并通过百余家媒体进行曝光发布。

欢迎大家申报,共同交流优秀的品牌案例!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