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李德胜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中国律所规模化发展正在进入新一轮布局。除了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进行战略布局外,布局“双万”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且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正成为品牌律所推行高品质规模化的重要决策。
2024年8月8日,北京大成(东莞)律师事务所成功获批设立,大成宣告落子东莞这座“双万”城市,其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也更加高效便捷。
在法律服务行业日益精细化和区域化布局的趋势下,全国各区域律所的动态与发展趋势备受瞩目,特别是“双万”城市,它们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座“双万”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青岛、长沙、郑州、西安、东莞。
律新社在调研中观察到,在15座“双万”城市中,有12座城市的律师人数破万,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长沙、郑州及西安;此外,青岛与苏州两座城市的律师数量均超过8000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莞的律师人数则超过5000人,规模同样不容忽视。以2024年1月全国律师总人数70.7万人为基准进行估算,这15座“双万”城市所汇聚的律师人数达28.5万人,占据了全国律师总数的四成以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区域法律服务业发展态势,律新社研究中心调研了15座“双万”城市的法律服务环境及各城市规模排名前10的律所,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是:越来越多京沪一线城市的全国品牌大所分所正在成为当地律师行业的主流,区域本土品牌所与外地大所分所的占比从“八二”变为“二八”,区域律所品牌突围之战势在必行——15大“双万”城市TOP 10规模所中的本土律所平均占比为54%,若除去北上广,其他12座“双万”城市中,本土律所的平均占比为48%。律师业新一轮高品质发展机会依然存在,选择品牌只是第一步,如何深化服务机制成为城市服务品牌,才是竞争与发展的本质。

01
“双万”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双万”城市凭借其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一个独特梯队。
15座“双万”城市中包含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以及深圳和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济总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苏州和东莞虽然只是地级市,但它们的经济发展成效亦非常显著。

GDP作为衡量国家及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总量的核心指标,不仅深刻反映了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也是各城市经济实力与潜力的直接体现。2023年的中国城市GDP数据显示,15座“双万”城市中,上海和北京是唯二GDP超过4万亿元的城市,独步全国,彰显了这两座超级大都市无可比拟的经济底蕴;深圳与广州紧随其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展现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重庆则以超过3万亿元的GDP排名第五,显示出其在西部地区的经济领先地位和强劲的综合实力。
此外,苏州、成都、杭州和武汉的城市GDP均在2万亿元以上,是中国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在各自区域内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引擎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青岛、长沙、郑州和西安的GDP均超过1.2万亿元,并以稳健的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东莞作为制造业重镇,其GDP也达到了1.1万亿元,充分证明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全国经济的贡献。

“双万”城市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了包含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多元化布局。
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还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新兴产业的兴起,显著带动了法律服务行业化维度的发展,覆盖了从基础产业到高科技、互联网、金融等多个关键领域,从而确保了法律服务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步性与适配性。

在“双万”城市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引领着经济迈向新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与深化。
02
“双万”城市的法律服务业发展状况
“双万”城市的法律服务业,作为经济多元化与产业结构繁荣的直接受益者,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法律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推动了律师与律所数量的快速增长,从而构建起一个庞大而细密的法律服务网络。
根据各地律师行业最新数据,15座“双万”城市的律师总数为28.5万人。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长沙、郑州、西安等12座城市的律师人数破万;青岛与苏州两座城市的律师数量均超过8000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莞的律师人数则超过5000人,规模同样不容忽视。
若以2024年1月全国律师总人数70.7万人为基准进行估算,这15座“双万”城市所汇聚的律师人数占据了全国律师总数的四成以上,凸显了这些城市在中国法律服务业中的核心地位。

百人所的数量不仅是律师业规模和集中度的体现,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法律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双万”城市中,北京与上海分别坐拥66家和63家百人所,以及各有2家千人所,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两座城市在法律服务方面的高度集聚与专业水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律所的关注与入驻。
深圳与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其法律服务市场同样熠熠生辉。深圳拥有38家百人所和2家千人所,展现出其在法律服务领域的蓬勃活力与创新精神;广州则以39家百人所的规模,彰显了其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二者共同构筑了华南地区法律服务高地。
此外,成都、西安和郑州的百人所数量均突破20家,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法律服务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重庆、杭州、武汉、长沙等城市的法律服务业也各有建树,均拥有超过10家百人所,并在稳步发展中不断积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天津、青岛、苏州和东莞的百人所数量相对较少,但作为新一线城市,其法律服务市场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成长空间。

03
“双万”城市TOP 10规模所调研
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双万”城市的法律服务行业经历了显著的规模增长,逐步迈入一个竞争强度升级但机遇并存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针对各地TOP 10规模所的构成及业务分析,不仅能直接反映各律所的实力,也成了透视整个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上海TOP 10规模所分析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汇聚了众多顶尖律所,形成了高度竞争且充满活力的法律服务生态。在上海TOP 10规模所中,锦天城与盈科(上海)以千余名律师的强大规模领跑,大成(上海)紧随其后,展现出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势头;申浩、中伦(上海)、国浩(上海)、德禾翰通亦以超400名律师的阵容稳固占据市场地位;汇业、汉盛、海华永泰则凭借超300名律师的实力跻身前十。可以看出,上海地区的律所规模化趋势明显,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上海TOP 10规模所中,有4家为北京律所的上海分支机构,占比高达40%。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京派律所在吸引上海乃至全国法律服务人才方面的魅力,也体现了它们成功将品牌影响力延伸至上海,推动分支机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海派律所凭借其深厚的本土根基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从业务特色来看,上海TOP 10规模所的业务特色鲜明且多元,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例如,锦天城在金融证券领域表现卓越,中伦(上海)在跨境法律服务领域积累深厚。这些律所普遍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的能力,通过组建多个专业团队,业务覆盖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北京TOP 10规模所分析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其法律服务市场无疑是全国最为成熟和活跃的市场之一。在北京TOP 10规模所中,盈科和京师分别以超过千名律师的庞大团队领跑,大成以超800名律师的规模紧随其后,中闻、德恒、中伦、两高、金杜、炜衡、中银等律所的律师人数均超过500人。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北京律师业规模化发展的显著趋势和坚实基础。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北京TOP 10规模所均为本土律所,这不仅凸显了北京本土律所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体现了它们在吸引人才、积累资源、拓展业务等方面的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从业务特色来看,北京TOP 10规模所的业务同样展现出鲜明的多元化与高度专业化。这些律所不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有卓越表现,如盈科在综合法律服务及全球化布局上优势显著、大成在争议解决与公司法事务中实力深厚,还普遍具备为客户提供跨领域、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的能力。它们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律师团队,业务涵盖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企业并购、税法及合规等多个关键领域,确保了服务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此外,北京TOP 10规模所还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不仅在跨境法律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中伦在复杂跨境交易中表现出色,还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以全球化的视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深圳TOP 10规模所分析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也是法律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热土。在深圳TOP 10规模所中,盈科(深圳)和华商作为千人所,分别稳居榜首与次席;京师(深圳)、广和、大成(深圳)等律所也均以数百名律师的规模跻身前十,在深圳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深圳TOP 10规模所中,外地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比高达60%,反映了深圳作为法律服务集聚地的强大吸引力。在这些外地律所的分支机构中,除了锦天城(深圳)与泰和泰(深圳)外,其余四家律所的总部均位于北京;它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法律服务资源,也促进了深圳法律服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加深了不同地域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业务特色来看,深圳TOP 10规模所的业务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及国际化的特点。例如,盈科(深圳)在家族财富管理、跨境信托规划等方面表现卓越,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财富传承方案;华商以综合性的法律服务著称,尤其在证券法律服务、跨境投融资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大成(深圳)则在破产重整、清算及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这些律所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
广州TOP 10规模所分析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法律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广州TOP 10规模所中,盈科(广州)以844名律师的规模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广信君达,拥有835名律师,以微弱的差距位列第二;法制盛邦、金桥百信均以超过500名律师的规模跻身前列,大成(广州)则以444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五;金鹏、国信信扬、君信经纶君厚、德和衡(广州)、南方福瑞德也凭借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广州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占比70%,其余30%皆为北京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凭借强大的品牌支持和丰富的法律服务资源,京派律所在广州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这不仅反映出广州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业务特色来看,广州TOP 10规模所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广泛的服务领域。这些律所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均有卓越表现,形成了独特的业务优势。例如,盈科(广州)在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及争议解决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广信君达在企业并购、重组及上市等领域表现突出,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成功的法律服务。这些律所不仅拥有专业的律师团队,还注重持续学习和研究,确保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
重庆TOP 10规模所分析
重庆,这座充满热情的山城不仅是西部地区的经济重镇,也是法律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在重庆TOP 10规模所中,盈科(重庆)以405名律师的规模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泰和泰(重庆)和百君,分别以317名律师和309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二和第三;京师(重庆)、坤源衡泰、大成(重庆)、中联(重庆)、德恒(重庆)、锦天城(重庆)、志和智则均以超过200名或近200名律师的规模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重庆TOP 10规模所中,外地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在重庆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占比高达70%,其中包括4家京派律所、2家海派律所和总部位于四川的泰和泰,体现了外地知名律所品牌在重庆法律服务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之下,本土律所的占比仅为30%。
从业务特色来看,重庆TOP 10规模所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服务创新意识。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形成了独特的业务优势。例如,泰和泰(重庆)在金融证券、并购重组及跨境投资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百君、大成(重庆)等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律所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专业能力,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苏州TOP 10规模所分析
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城在法律服务领域也展现出了不凡实力。在苏州TOP 10规模所中,盈科(苏州)以168名律师的规模位居第一;大成(苏州)、德恒(苏州)分别以124名和122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二和第三;锦天城(苏州)、德和衡(苏州)、剑桥颐华、国浩(苏州)以百人所身份跻身前七;盈科(昆山)、漫修(苏州)和益友天元也位列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苏州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仅占20%,而外地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比高达80%。这一数据反映出外地知名律所在苏州法律服务市场中的显著优势和主导地位,以及本土律所相对较小的市场份额。
从业务特色来看,苏州TOP 10规模所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国际化以及与当地经济深度融合的服务特色,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深厚的实力。无论是盈科(苏州)在企业并购、重组及知识产权领域的深耕细作,还是大成(苏州)在资本市场、金融及争议解决领域的卓越表现,都体现了这些律所在各自领域内的专业性和领先性。同时,这些律所与当地经济紧密融合,服务领域广泛且深入。它们不仅在民事、商事、刑事等传统领域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还紧密结合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为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支持。例如,剑桥颐华和国浩(苏州)就在这些新兴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成都TOP 10规模所分析
成都的法律服务行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多家知名律所在这里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成都TOP 10规模所中,明炬和泰和泰两家本土律所分别以655名和647名律师的规模,成为成都法律服务行业的领头羊;紧随其后的是盈科(成都)和发现所,均拥有超过500名专业律师;大成(成都)、致高、恒和信、炜衡(成都)、国浩(成都)和四川君合也均以超过200名律师的规模位列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成都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占比60%,其余的40%则全部由京派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据。这一分布格局清晰地表明,尽管本土律所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京派知名律所分支机构同样在成都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业务特色来看,成都TOP 10规模所展现了卓越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及对多元法律服务需求的全面覆盖,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拥有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例如,明炬、泰和泰、发现等律所在复杂诉讼、公司治理、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表现,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法律解决方案。它们不仅擅长处理常规法律事务,还在重大、疑难案件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法律素养。
杭州TOP 10规模所分析
杭州是座历史悠久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其法律服务行业同样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杭州TOP 10规模所中,泽大凭借425名律师的规模稳居榜首;盈科(杭州)作为京派知名律所在杭州的分支机构,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以382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二;京衡、天册、六和、大成(杭州)、金道、德恒(杭州)、国浩(杭州)、浙杭等律所也纷纷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杭州TOP 10规模所中,外来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比为40%,且这些分支机构的总部全部在北京,显示出京派律所在杭州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强大影响力和深度布局。本土律所则以60%的比例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杭州法律服务市场既具有对外来律所的吸引力,也保持着本土律所的稳固基础。
从业务特色来看,杭州TOP 10规模所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细分化、综合服务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均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无论是泽大在企业法律顾问、争议解决领域的专业优势,还是京衡、天册在金融证券、并购重组、涉外法律事务等领域的卓越表现,都体现了它们对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和精益求精。这些律所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案例积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武汉TOP 10规模所分析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璀璨明珠,在法律服务领域同样展现出了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在武汉TOP 10规模所中,今天所以437名律师的规模稳居第一,盈科(武汉)、山河、大成(武汉)、得伟君尚、立丰、京师(武汉)、维思德、泰和泰(武汉)、瑞通天元均以百人所的实力位列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武汉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占比60%,外来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比40%,体现出武汉法律服务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本土律所凭借深厚的地域根基、对本地法律服务市场的熟悉度以及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外来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也以其专业的服务、丰富的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在武汉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元素。
从业务特色来看,武汉TOP 10规模所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综合化服务能力及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均具备卓越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无论是今天所在企业法律顾问、金融证券领域的深耕,还是盈科(武汉)、山河所在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专长,都体现了它们对专业领域的精准把握和深厚积累。这些律所拥有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和丰富的案例资源,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天津TOP 10规模所分析
天津,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又兼具现代活力的城市在法律服务领域同样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在天津TOP 10规模所中,盈科(天津)以364名律师的规模领跑;紧随其后的是四方君汇,拥有204名律师;国浩(天津)与中伦文德(天津)分别以175名和137名律师的规模跻身前列;华盛理、益清、金诺、东方、京师(天津)和德恒(天津)亦作为百人所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天津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与京派律所的分支机构平分秋色,各自占比50%。既凸显了本土律所在天津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坚实基础和稳固地位,也体现了天津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预示着该市场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竞争的方向发展。
从业务特色来看,天津TOP 10规模所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国际化与区域化服务并重的特色,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均有着深厚的积淀和突出的表现。无论是盈科(天津)在企业法律顾问、资本市场领域的专长,还是四方君汇、国浩(天津)在商事诉讼、仲裁及涉外法律服务方面的卓越能力,都体现了它们对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和精益求精。这些律所凭借专业团队的精湛技能和丰富经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青岛TOP 10规模所分析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以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其法律服务行业也同样繁荣兴旺。在青岛TOP 10规模所中,盈科(青岛)凭借233名律师的规模稳居行业前列;德衡作为青岛本土的知名律所,以190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二;锦天城(青岛)、文康、大成(青岛)、国浩(青岛)、众成清泰(青岛)、国曜琴岛(青岛)、齐鲁(青岛)和青大泽汇也均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青岛TOP 10规模所中,外来律所的分支机构占比高达70%,本土律所仅占30%。这表明外来律所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广泛的资源网络,在青岛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本土律所虽然拥有深厚的地域根基和熟悉本地法律服务环境的优势,但在规模化发展上仍显不足。
从业务特色来看,青岛TOP 10规模所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化、国际化以及与当地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拥有卓越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例如,盈科(青岛)在企业法律顾问、争议解决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德衡在金融、证券、国际贸易等高端法律服务领域具有深厚积淀,锦天城(青岛)、文康等律所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这些律所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案例资源,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认可。
长沙TOP 10规模所分析
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法律服务领域同样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在长沙TOP 10规模所中,金州、天地人、弘一作为本土知名律所稳居前三,盈科(长沙)、湘军麓和、芙蓉、通程、京师(长沙)、金厚、云天等百人所亦位列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长沙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占比高达80%,外地律所的分支机构仅占比20%。这一鲜明对比不仅彰显了本土律所在长沙法律服务市场中的稳固地位和强大实力,也映射出长沙法律服务行业高度集聚和本土化的特点。
从业务特色来看,长沙TOP 10规模所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化、综合化服务以及对新兴法律服务领域的敏锐洞察,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均有着深厚的积累与卓越的成就。例如,金州、天地人在企业法律顾问、金融证券、并购重组等高端法律服务领域表现出色,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解决方案;弘一、盈科(长沙)等律所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如知识产权、劳动法等,展现出强大的专业实力和服务能力。
郑州TOP 10规模所分析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素有“绿城”之称,其法律服务业亦展现出勃勃生机。在郑州TOP 10规模所中,良承作为本土律所,以411名律师的规模稳居行业榜首;京师(郑州)、盈科(郑州)、天基、国银、金博大、炜衡(郑州)、大成(郑州)、豫龙、国基均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郑州TOP 10规模所中,本土律所占比60%,京派律所占比40%,二者势均力敌,共同构成了郑州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
从业务特色来看,郑州TOP 10规模所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及综合化的服务特色。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均有着深厚的积累与卓越的成就。例如,良承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拥有庞大的律师团队和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多个领域的专业服务;京师(郑州)和盈科(郑州)也凭借其强大的专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郑州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律所在金融、房地产、公司法律事务等多个领域均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西安TOP 10规模所分析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及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文化底蕴深厚,在法律服务领域同样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西安TOP 10规模所中,稼轩以312名律师的规模位列榜首;盈科(西安)以301名律师的规模位列第二;丰瑞、泰和泰(西安)、海普睿诚、永嘉信、大成(西安)、康达(西安)、锦天城(西安)、众致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细作,凭借规模实力跻身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西安TOP 10规模所中,外地律所的分支机构与本土律所之间形成了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各自占比50%。既体现了西安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反映出市场内部激烈的竞争态势。
从业务特色来看,西安TOP 10规模所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特点,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均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稼轩在行政诉讼、刑事辩护、涉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劳动纠纷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丰瑞在房地产、金融证券、企业并购重组、知识产权、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永嘉信则提供公司商事、争议解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政府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刑事业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这些律所通过细分业务领域、组建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东莞TOP 10规模所分析
东莞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其法律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相伴相生。在东莞TOP 10规模所中,法制盛邦(东莞)、盈科(东莞)、德恒(东莞)作为外来知名律所的分支机构位列前三,名道作为本土百人所位列第四,广信君达(东莞)、东方昆仑(东莞)、众达、品峰、莞信和金鹏(东莞)均位列前十。

从本土所与外地所的占比来看,在东莞TOP 10规模所中,外地律所的分支机构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占比为60%,体现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本土律所则占比40%。
从业务特色来看,东莞TOP 10规模所表现出高度的专业化、综合化和创新化,这些律所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均有出色表现。例如,法制盛邦(东莞)凭借其强大的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团队,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合规管理、诉讼及仲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同时,该所还设立了刑民交叉业务部、城市更新业务部等特色部门,专注于解决复杂疑难案件和提供特定领域的专业服务。其他律所,如德恒(东莞)、名道等,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深耕,如合规监管、交通事故赔偿、法律顾问等。
04
结语
随着知名品牌律所纷纷选择“双万”城市作为发展的热土,“双万”城市正在成为法律服务创新与需求的交汇点,也成为区域律所发力的重要阵地。
律新社通过调研中国15个“双万”城市的核心产业结构与法律服务业发展现状发现,这些城市不仅在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其法律服务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到重庆、武汉、郑州、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每个城市都依托其独特的产业优势,构建了多元化的法律服务生态,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这些城市的核心产业结构中,无论是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还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法律服务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支撑。随着律师数量和律所规模的不断增长,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在持续提升,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随着本土所和京沪大所分所比例的动态演变,“更全国”还是“更区域”可能成为不同性质律所在下一轮竞争中的基本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