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律所品牌建设的“靶心战略”丨卓越品牌之道
一直有句话,叫“制度流程管一半,文化强植管一半”,大所尤其如是。适度规模的问题实际上也和文化有关。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张志与我们分享万商天勤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品牌建设“靶心战略”,“律新V品”与你一起分享~
分享:
2022-07-03
杨晨:制度为舟,文化扬帆丨卓越品牌之道
在过去的30年里,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修炼内功,其中最关键就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完善的制度,第二是我们的文化。今天,就来听听主任杨晨以《制度为舟,文化扬帆》为主题,与我们分享金诚同达在制度、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2022-07-01
张斌:以文化建设推动律所品牌建设丨卓越品牌之道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斌以《以文化建设推动律所品牌建设》为题,分享了卓建在文化和品牌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律新V品”将其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2022-06-30
李大进:律所卓越品牌方法论丨卓越品牌之道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合伙人会议主席李大进带来了他执业40年历程中,关于律所品牌建设的思考、感悟和方法论。“律新V品”将其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2022-06-29
徐家力:中国律所30年品质发展核心八要素丨卓越品牌之道
6月24日下午,“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品牌发展论坛暨‘V品计划’启动仪式”在线上成功举办。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徐家力分享了他创所30年以来,关于律所发展核心要素的深入思考。“律新V品”将其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2022-06-27
杨凯:让优质品牌直供57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6月24日下午,由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律新社、独角新闻主办的“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品牌发展论坛暨‘V品计划’启动仪式”于线上成功举办。华政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教授为论坛致辞,提出全国57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都可以成为优质法律服务品牌展示和服务的阵地。“律新V品”将其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2022-06-26
王忠德:离开合作,不可能创造出品牌
欧盟中国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大成终身名誉主席、研究院院长王忠德表示,这次活动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迫切的现实需求雪中送碳,而且也一定会对行业的全面创新发展,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律新V品”将其致辞内容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2022-06-25
黄金30年!中国律所开启卓越品牌“风云榜”丨卓越品牌之道
2022年,中国律师行业迎来一波而立之年的律所30周年庆祝潮。大成、隆安、通商、建纬、海问、段和段、金诚同达……一批品牌大所纷纷推出3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律所品牌“风云榜”已是龙腾虎跃,一起回顾这30年来的品牌足迹,看识实务者如何顺势而为成俊杰!
2022-06-23
再听“蒋讲”:时间是人生的闹钟,总会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响起
今天“蒋勇基金”的第一场公益活动刷屏 大家自发接力转发 对蒋律师表示怀念 我们也把蒋律师的旧文金句再次分享 以示纪念 让我们继续焕发挚诚之志 共同推进一些难而正确的事 因为有爱 没法不爱
2022-06-22
“秘诀”来了!律所卓越品牌力指数先从“四维”认知开始丨卓越品牌之道
凡是越早洞察品牌价值的机构和个人都能谋定而后动,从战略布局角度集中优势兵力和精力,推动事业成就。律新社在调研中发现,优秀律所和团队都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和品牌行动力,可以归结为"四个维度",一起来看看吧~
专注的奇迹:从一人一所一业到千人一所一业!“朱树英与建纬”30年的启示丨卓越品牌之道
为了更好地探讨律界品牌发展,律新社即日起推出《卓越品牌之道》专栏,后续还将推出“中国律界卓越品牌调研”聚焦30年来律界优秀组织和个人的发展之道和品牌心得。今天发布的是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邀请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女士撰写的文章,30年,从一人一所一业,到千人一所一业,带你了解朱树英律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
2022-05-31
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评价标准
什么是优秀的律师?在传统观念里,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即“优秀的律师等于胜诉”、“优秀的律师等于赚钱”。事实上,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评价标准绝不会囿于“创收”这一单一维度,更加立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律师行业的百花齐放,催生更多的律政人才。
2022-04-23
身为律所团队负责人,你真的会管理吗?
对于提供专家服务的律师群体而言,管理一个团队,需要统一共识、形成目标、协调需求、平衡利益等。但是,这些事做起来,比单纯做案子复杂得多。在拜访了越来越多的团队管理者之后,有了这五个思考。分享给你,希望对担任管理角色的你有启发。
2022-04-12
如何做一家律所?探析现代律所管理的“四梁八柱”
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四梁八柱”,也就是律师事务所的基本运营体系,组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思维要领和方法举措。律师事务所的“四梁”是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八柱”是服务创新、党建创新、公益创新、品牌管理、客户管理、合规管理、知识管理、财税管理。
2022-04-11
律师靠短视频营销能拉到案源吗?
这些年,因律师数量大幅增加、律师之间竞争激烈,不少律师寻思着在互联网上营销。恰逢最近几年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崛起,不少律师看中了短视频的巨大流量诱惑,试图通过短视频方式自我营销拉案源。那么,律师靠短视频方式真的能拉到案源吗?本文中,笔者将与业内同行交流心得进行汇总,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
2022-04-08
法律写作的13种思维模型,藏在这些细节
关于写作的研究很多,角度各异,比如,写作是职场软实力,写作带来影响力,写作作为表达出口,写作是创作一个好故事……律新社图说设计带您了解法律写作的13种思维模型,其实都藏在一些细节里~
2022-04-03
传统律所如何用好一名“运营总监”?丨品牌谈
这两年法律运营成为行业热议的一个话题。但是在法律运营领域的人才和知识积淀都不够,行业内也鲜有靠运营驱动成功的律所。也有不少律所自己培养或者通过法律科技公司招聘,但招募过来不等于说就能用好,想要用好运营人才,发挥运营驱动律所的作用,还得考虑“怎么用”的问题。
2022-04-01
寻求婚家案件最优解,金茂家事双子星的“法律+心理”跨界探索
用温柔体谅、理解当事人,用刚强的盔甲捍卫当事人的权益。金茂家事法商团队的邬晓嫣律师和王慧婷律师便是如此组成了柔韧有力的“双子星”。
2022-03-17
1张表4重赋能,规模律所吸引和留住律师团队的法宝丨品牌谈
优秀律师团队相较于个体律师更看重的是什么?一家律师事务所能给律师提供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律所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从律所的层面考量,看看规模律所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律师团队。
2022-03-01
如何设计法律服务产品?从逻辑到思路看产品打造方法论丨品牌谈
服务产品化的目的不是像卖产品一样卖服务,而是通过改变服务的生产方式,改变目前法律服务行业里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效率、成本、标准、定价以及评估等难题。那么法律行业从服务到服务产品化是不是一种趋势?其产品逻辑是什么?其产品方法又是什么?探讨法律服务产品化的概念要从理解服务产品化入手。
2022-02-25
律师最爱读什么书?27家律所读书会排行榜出炉!丨律新观察
律所行政运营赛道暗流涌动!217项行政服务标准让律师感受“尖叫”服务丨律新观察
68%富豪无遗嘱 VS 79万亿待传承:娃哈哈硝烟背后,谁在抢占万亿级财富管理赛道?丨律新观察
再难也要拓展人才、业务、品牌! 盘点40余家律所最受欢迎的五大类开放日活动丨律新观察
商业犯罪领域的青年律师凭什么“反内卷”?丨律新调研
中国竞争法40年:从“合规工具箱”到“战略指南针”,中国竞争法律师开启全球规则协调之路丨律新调研
当97家上市公司涉刑,商业风险防范如何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丨律新调研
61起权益融资领跑7月业务赛道,6起百亿项目点亮律界资本服务新坐标丨律界情报(2025年7月)
首届“海关法十人谈”在沪成功举办,聚焦两用物项法律与监管
有“数”方有“术”!《海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30天意见征集期!四大技术接口催生法律服务新路径丨律新调研
以热爱传递热爱!“千人法律公益行动”导师及学员招募第2期火热进行中
11年守护,律新社与“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项目再筑爱的桥梁
郭琳:法律职业魅力大揭秘 | 律新社&腾讯SSV数字支教实验室远程支教公益项目迎来首位志愿者!
韩焕霞:从实证研究看中国和新加坡律师压力及减压策略丨“律心社”职场心力课开心30讲·第四期
法律人使用DeepSeek的100条注意事项
从求量到重质,律所人才市场建设的3大抓手
徐菲繁:我为什么要办一家律所
中小律所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与展望
债券发行规模年均复合增12.06%,背后隐藏哪些“风暴眼”?丨律新观察
年度资本轨迹,未来服务趋势,A股IPO市场募集673.53亿元下的机遇再探丨律新观察
跨境知识产权侵权与出口管制风险:中国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大半年了,为什么上市公司“数据资源入表”还会出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法”?
分手应该体面——评董宇辉离职相关劳资争议及股权激励机制
是公司,不是家族世袭组织——从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职务看公司治理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