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刑事办案,三种律师需要更新思路
自疫情以来,刑事辩护律师都感受到了压力。记得前年疫情初起那几个月大家纷纷因为不能会见而“歇业”时,就有人把律师分为三类。第一种律师有人养,即使不开工也会有工资拿;第二种律师不仅没有工资拿,还要还车贷房贷或者支付房租;第三种律师有存粮,就是整年不开工他们也活得滋润。
分享:
2022-08-13
新《陕西省律师条例》从哪些方面改革、完善了陕西省律师制度?
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陕西省律师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将于2022年11月1日在全省施行。《条例》进一步完善修改了陕西省律师法律制度,为依法保障律师执业、促进律师队伍良性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提供了地方立法支持。
2022-08-02
内卷下律所发展之大变局:律所、律师、管理的三边博弈
中国律所管理要突破“内卷化”感觉,可能需要更多多元思维人士进入做跨界事务,实现新破局。如果说律所管理“内卷化”是个阶段感觉,那就是提醒大家寻找多元突破方法了。只要心里就会有光,脚下就会有路,看清楚道路的喜悦就会油然而生。
2022-07-27
数字化转型是律所全面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转型绝对不是“数字技术+产业”,也不是“互联网+”,也不可能是一套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就吃遍天,更不是单一系统就能实现,而是一个从起步,到逐步成长,到最终实现愿景目标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2022-07-23
真正优秀的律师,应该具备这“三重思维”
我们知道,法律是为商业服务的,尤其是作为一名从事公司商事业务的律师、一名投融资并购交易服务领域的律师,我们出具的所有法律意见或提出的法律方案均是建立在商业交易之上。因此,在我们向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就不得不具备商业思维,那么什么是商业思维呢?
2022-07-07
律所应该如何赋能青年律师?
7月5日,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受邀参与数字瀛和主办的“律所管理圆桌派”系列课程,与新疆瀛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勇、河南瀛豫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杨斌一起,深入分享律所赋能青年律师的路径与经验。
2022-07-06
房地产企业破产中购房人优先权重构初探
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中购房人权益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也是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点。本文试通过分析与房地产企业相关的一些规定和客观背景情况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购房人权益保护提出一些建议。也希望随着学界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购房人的权益得到更好更明确的保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22-06-29
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涉税问题法律研究——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为例
笔者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为例,在现有法律规定框架下,就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涉税问题进行法律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完善破产程序中税款债权的清偿规则。
青年律师成长的底层逻辑
前段时间,我在阅读刘润的《底层逻辑》一书,我想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从实习到现在的执业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青年律师成长过程中“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也就是青年律师成长的底层逻辑。
2022-06-27
刘桂明:如果中国律师业只有一位大师
新中国第一代律师、杰出的法律人张思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24日13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惊闻这一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2022-06-24
案件项目合作中,律师团队成员如何形成有效配合?
理想团队运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工将每个岗位做强做精,然后通过协同配合再将每个岗位有机连接在一起,拟制成一个完美的组织,从而实现任何一个个体均无法独立实现的目标。
2022-06-16
投资困境企业专题 | 破产世界中的投资机会
债务危机企业呈现的投资机会,经典并购的逻辑有些能适用,也有些相去甚远。通过收购兼并,多救活一家企业,避免企业价值灰飞烟灭,对稳经济有好处。即所谓,重整价值大于清算价值。
律师如何在同行中树立良好口碑?
律师在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伴随着自身在行业的深耕,律师的能力和资源不断提升,在业绩创收、客户质量、获得奖项、社会职务、出版作品等“主流”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行业成就也会随之提升。而在这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中,律师也会结识很多的同行,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对抗、交流当中,会受到很多来自同行的评价,或褒或贬。
2022-06-13
未来十年的法律服务市场,这四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疫情之下的一切焦虑其实更多地源于对当下和近期不确定性的摇摆,试想如果站在2030年再去看2020-2022这三年,应当又有一批抓住机遇的卓越组织和个体脱颖而出。这种变化正在通过一系列信号展现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中,作者将从人民律师、职前教育、企业合规、疫情指导这四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一些趋势观察。
2022-06-10
中国律师业该向何处去——律师业黄金时代的终结?
后疫情时代的三至五年内,由于外部发展环境更加恶劣复杂,反全球化势头正盛,战争和制裁的阴云密布,内部保增长的压力较大,中国内地的律师业总体上将不会再延续之前高增长的状态,法律服务市场的上下波动发展将成为常态,律师业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将会成为“超级律师”和“超级律所”的时代,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对于绝大部分执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只能在平淡之中追求卓越,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
2022-06-09
律师报价的基本原则与常见错误,你都知道吗?
无论是刚刚从团队中独立的律师、新晋合伙人,还是刚刚接触一个新兴领域的律师、跨界转行成为律师的法律人们,如何报价,都可能是面对客户时的难题之一。2022年5月26日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田庭峰的直播课程中对律师报价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2022-06-08
转行做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这几年司法部“大放水”,司法考试通过率逐年攀升,行业队伍水平良莠不齐。没过法考之前,觉得法考是最难的;过了法考后,才发现律师一生都在负重前行。除了提升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增强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法律检索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演讲能力、社会资源等。
法务与律师为何总是“相爱相杀”?用好“四步曲”让社会律师为公司法务高效赋能
社会律师精业务而有广识,公司法务长管理而通行业,二者理应取长补短并优势互补,成为致力于共同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战略伙伴,这也成为大多数公司管理者理性和现实的选择。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温贵和、廖斌驰所撰写的这篇文章旨在从社会律师的角度,探讨社会律师如何高效赋能公司法务,携手公司法务从竞争走向合作,共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2022-06-07
在极小的领域里做法律服务产品,可行吗?怎么做?
行业化和专业化的东风下,还没有找准自己定位的律师,可能会陷入焦虑。不是说不想去做定位,而是怕做了这个定位后,盘子不够大,养活不了自己和团队。18年我独立做律师,经历了一番南辕北辙的定位折腾后,最终定位在了一个极小极难的业务领域,专做重大复杂土地诉讼,且醉心于研究行民交叉程序。接下来,和大家讲讲,我们为什么选择专注做这个极小的领域,以及我们是怎么做的。
2022-05-30
“30W”的全国优秀律所到底值不值?
律师事务所掷金争取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的评选到底为了什么,这个事情的投入产出比真的合适吗?说到底,这个事抛开一些正确或者不正确,或者什么什么黑幕,其实就是律所在做的一次品牌运作,这点和企业花钱购买排行榜或者花钱购买第三方的排名区别不大,只不过对象选错了而已。
2022-05-26
卓越品牌“百佳所”建设工程领域调研:超八成律所布局“建工+地产”一体化业务,复合型人才成“香饽饽”丨律新观察
东盟FDI逆增2240亿美元背后,中国律所出海的四大协同方法论矩阵构建丨律新观察
律新社品牌升级暨VI系统焕新发布
12家律所中标 总金额达976万元!这三年哪些律所中标司法部律师法律服务采购项目?丨律新观察
对话孙宁连:从建筑业第一大省法律服务创新看“智能+绿色”及精细化转型之路丨律新调研
共探行业新趋势!世其律师事务所启新盛典圆满举行丨世中逢尔,其中逢花
引领行业探索前行!这场全国律师劳动业务讨论峰会邀您加入
法治网专访丨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合规共治与人才转型成焦点
千万流量聚焦律界优质品牌!主流媒体矩阵+百余家律所集体报喜+网红博主跨圈传播 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持续扩大行业声誉
报名倒计时5天! 听巴菲特谈人工智能趋势 8天深刻洞察AI的硅谷游学之旅!
以热爱传递热爱!“千人法律公益行动”导师及学员招募第2期火热进行中
11年守护,律新社与“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项目再筑爱的桥梁
郭琳:法律职业魅力大揭秘 | 律新社&腾讯SSV数字支教实验室远程支教公益项目迎来首位志愿者!
徐菲繁:我为什么要办一家律所
中小律所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与展望
债券发行规模年均复合增12.06%,背后隐藏哪些“风暴眼”?丨律新观察
年度资本轨迹,未来服务趋势,A股IPO市场募集673.53亿元下的机遇再探丨律新观察
跨境知识产权侵权与出口管制风险:中国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大半年了,为什么上市公司“数据资源入表”还会出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法”?
分手应该体面——评董宇辉离职相关劳资争议及股权激励机制
是公司,不是家族世袭组织——从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职务看公司治理
新《公司法》今起施行!从债权人角度看新《公司法》的影响
诉讼视角下的公司决议效力认定实务研究
响应时代需要,愈(预)疗型家事法律服务探讨——兼谈个人对家事业务的理解丨金茂家事法商专栏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