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过圣诞节,中国企业上好知识产权必修课了吗?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障碍重重。那么,出海过圣诞节,如何避免在经营中遭遇不必要的知识产权投诉和诉讼,中国企业必须上好知识产权必修课。
分享:
2021-12-25
公众人物姓名权保护和商标注册的路径选择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概括地说,凡是可用来作为商标的客体都可能产生在先权利。在进行公众人物姓名申请商标的途径上,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判断对事实认定的不准确性,在利益平衡原则指导下,应从三个方面对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注册给予规制。
2021-12-23
法官助理初体验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今天,“海华杯”优秀作品展为大家带来的是三等奖作品——杨星晨撰写的《法官助理初体验:心理的强大不仅在于承受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当然,平凡并不等于无能,也不是活在“在路上”,而是有活在“此时此刻”的勇气。
2021-12-22
“案子能胜诉吗?”为啥真正靠谱的律师从不承诺办案结果?
“这个案件能不能胜诉?被抓的人能不能放出来?能不能保命?”如果你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他们就会大失所望,甚至失去对你的信任。因此,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律师认为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来作出详细的论述,因为在中国国情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2021-12-21
学界泰斗微博账号被禁言后,新媒体人不得不看的避雷指南
12月15日晚上7点,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定在B站直播封杀与行业禁入法律研讨会,然而这场直播一度被切断,前后辗转了B站、腾讯会议、微博等多个直播平台,均未能顺利进行,最终以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的微博账号被禁言而告终。今天律新V品与大家分享由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张鸽带来的《学界泰斗微博账号被禁言后,新媒体人不得不看的避雷指南》,分析此事件微博账号可能被禁言的原因,以及新媒体账号在运营过程中切勿踏入的四大雷区。
影视作品合理使用问题研究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12月15日起,“律新V品”公众号将陆续刊出优秀作品。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三等奖作品——《影视作品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2021-12-20
时代变了,我们如何才能有法治信仰?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法治信仰需我们去相信,相信社会发展、政治清明、法治进步,相信公检法司各司其职、依法行事,相信律师的专业得到认可,作用重要、地位提高。哪怕在现实中可能暂时受挫、稍有阻滞,这种信念依然不减,毫不动摇。
2021-12-17
大屏幕不是企业合规数字化的必需,智能化持续满足企业合规需求
仅仅制作合规手册,整理合规规则,对于提升企业合规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花费动辄百万的成本,只得到一本本束之高阁的“合规宝典”。律师、法务、合规官们得到了更落地的共识:企业法务合规机制应当是数字化的合规机制;企业合规体系应该是科技和合规规则的深度结合。
2021-12-16
从法律视角分析西安地铁保安强行拖拽女乘客事件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即日起,“律新V品”公众号将陆续刊出优秀作品。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二等奖作品——《从法律视角分析西安地铁保安强行拖拽女乘客事件》。
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解读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2021年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就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处罚决定在国内吸引了多方关注。
2021-12-15
为什么说单纯的话术对律师执业作用有限?
律师工作,属于广义上的咨询行业。我们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个咨询方案的生产和交付。吃开口饭的行当重视话术是应该的,但老实讲,话术,对律师这一行,用处究竟有多大?
2021-12-14
专业人士的微信朋友圈是怎么养成的?
适当秀肌肉和凡尔赛✅ 设置仅三天可见 专业人士的微信朋友圈究竟是怎样养成的呢?
2021-12-12
微信公众号被封,合法合理么?
今天律新V品与大家分享由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张鸽律师带来的《关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公众号进行永久封号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以期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法律关系以及法律法规分析,解开许多被封号用户心中的疑惑。
2021-12-10
曾经连发20余条法律短视频,最高播放500万+的我......决定放弃
这两年,短视频成为媒体主流形式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很多律师都很想知道:律师到底要不要大力进军短视频赛道呢?有一位新媒体人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公证员!看青年“老法师”潘小烨的公证的理想
今年,是潘小烨从业的第十三年,上海市公证处已经更名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这段公证词他已记不清念了多少遍。时间带来蜕变,十三年来,他的专业素养愈来愈高,性格也愈发沉稳,而上述现场监督公证的办理,只是日常公证业务的一小部分。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誉,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2021-12-09
个人IP有多重要?原无讼联合创始人徐晶谈法律服务行业品牌塑造
有很多律师个人,一提到律师品牌,就只想到律所要做品牌,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品牌。而现在这样的移动互联时代,早已经给个人IP创造了最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你,还等什么呢?
2021-12-08
如何通过朋友圈建立律师获客的基本逻辑?
律师行业是一个需要一定营销技能的行业,朋友圈不仅是一个展示人设非常好的窗口,也是律师维系客户的重要途径,今天的推文将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发朋友圈,做成一个律师业务增长运营的闭环,快来学起来吧。
2021-12-07
在口碑和推销之外,律师行业的营销管理还能怎么走?
像律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究竟应该如何做营销,才能在不破坏逼格的前提下实现“品效合一”?
“突然”查税为哪般?探析直播从业人员税法遵从合规性
直播案涉查税事件已不可避免催促相关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税法遵从程度,也将带来上至地方利益驱动矫正、行业合规整顿,下至平台合法经营、从业人员合规体检的整体形象改观。但笔者认为,与其对个别直播从业人员“报以惋惜”,不如从直播行业特点、涉税执法确定性以及地方招商引导等多角度,系统审查查税事件,以期治本。
2021-12-03
律师如何在30岁之前,实现业绩百万?| 品牌谈
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律师朋友,看完这篇文章你就对实现业绩百万信心满满了。这里的“年轻律师”不需要名牌大学毕业,不需要老爸是李刚;这里的“业绩百万”(单人年业绩)不是“时来运转”的百万,而是呈45°角持续上升的百万,四十岁之前实现业绩千万。
2021-11-28
“法链全球”新征程!光明九大海外中心揭牌,构建全球化法律服务网络
对话马天保:二十年深耕,铸就解决工程复杂争议的“密钥”丨精品建设工程律师
7家上海分所规模反超北京总所 67家百人所虹吸沪上五成律师! 规模化“上海速度”低调蓄势丨律新观察
从“师徒制”到“生态链”:律所人才战略如何推动95后“自燃”?丨律新观察
首届“海关法十人谈”在沪成功举办,聚焦两用物项法律与监管
有“数”方有“术”!《海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30天意见征集期!四大技术接口催生法律服务新路径丨律新调研
1.3万阅读聚焦跨境身份与新规适用;20家分所布局15城5大国际节点;233起业务凸显头部效应丨律界情报(2025年6月)
53.9万亿数据市场治理长路:新《反不当竞争法》如何构筑数据竞争动态平衡?丨律新调研
家门口“新出海”?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跨界破解“小而散”丨律新调研
掘金19万亿文娱风口:区域集聚效应催生文化产业“一城一品”新生态丨律新调研
以热爱传递热爱!“千人法律公益行动”导师及学员招募第2期火热进行中
11年守护,律新社与“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项目再筑爱的桥梁
郭琳:法律职业魅力大揭秘 | 律新社&腾讯SSV数字支教实验室远程支教公益项目迎来首位志愿者!
韩焕霞:从实证研究看中国和新加坡律师压力及减压策略丨“律心社”职场心力课开心30讲·第四期
法律人使用DeepSeek的100条注意事项
从求量到重质,律所人才市场建设的3大抓手
徐菲繁:我为什么要办一家律所
中小律所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与展望
债券发行规模年均复合增12.06%,背后隐藏哪些“风暴眼”?丨律新观察
年度资本轨迹,未来服务趋势,A股IPO市场募集673.53亿元下的机遇再探丨律新观察
跨境知识产权侵权与出口管制风险:中国企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大半年了,为什么上市公司“数据资源入表”还会出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法”?
分手应该体面——评董宇辉离职相关劳资争议及股权激励机制
是公司,不是家族世袭组织——从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职务看公司治理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